城鄉統籌發展,是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加快實現基本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本期《行進長沙 回望精彩——長沙經濟社會發展調研報告》通過盤點長沙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工作實踐,探尋城鄉人民共建共享、城鄉更加美麗宜人的“密碼”。
2013年以來,長沙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向縱深推進,描繪了一幅幅科學清晰的頂層設計遠景、秀麗宜居的農村環境美景、繁榮興旺的現代農業圖景、鮮活生動的農村改革場景、幸福和諧的農民生活光景,農業成為更有潛力的產業,農村成為充滿希望的熱土。
三年多來,長沙累計投入“三農”資金超過68億元,實現100%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通水泥路,全長527公里的長沙南北橫線串聯輻射沿線近60個鄉鎮和街道,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65%,鄉鎮污水處理率提高到75%以上。長沙先后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56個、生態村79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41個,獲評全國農村生態環保示范城市。1.7萬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活躍在鄉村大地,涌現農業網商900余家。2015年,長沙城鎮化率達74.3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954元。截至2016年9月,已減貧建檔立卡貧困戶821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