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下午,市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聯組討論會氣氛熱烈。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里,與會代表將關注點鎖定“西部科技中心”“西部經濟中心”“西部文創中心”“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和“綠色發展”等,圍繞創新創業、軌道交通建設、內陸自貿區、現代生態農業、民營企業轉型發展和金融風險防范等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難點和熱點問題,提出針對性較強的對策建議,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言獻策。
開展軍民融合技術成果展
創新成都軍民深度融合
“我市在軍民融合工作中積累了許多經驗,把這些經驗轉化成長效機制,有利于軍民融合的可持續發展?!痹诿窀锍啥际形瘯魑镔澘磥? 推進成都軍民深度融合創新,應建立軍民融合產學研合作機制,增強協同創新能力,定向組織高校院所、企業承擔或參與項目;建立政策保障機制,增強民資參與能力,建立科研院所對口幫扶和支援機制、大型軍工企業對中小企業的扶持與引導機制,切實提高中小企業綜合競爭力。與此同時,加快軍民融合服務體系機構建設,政府引導產業聯盟、行業協會、企事業等相關單位,積極開展軍民融合技術成果展覽展示及軍地對接交流合作。
建機制 筑平臺
打造國家中心城市
當前,成都定位于“國家應用中心”,哪些具體舉措能為成都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呢?民盟成都市委會主委劉旭光表示,讓數據作為資源能夠無障礙地流通、匯聚、共享,數據立法是最基礎的條件。而構建更加有力有效的政府推進機制,有效推動成都產業超常規發展,“成都必須盡快明確數據標準,建設統攝全市的平臺,作為成都資源的匯聚、交換、運營樞紐,并在此平臺上孵化本地應用企業,實現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產品突破,深化政務、民生、行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