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吉林省“三抓”會議和長春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長春南關區進一步提升全區的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輻射帶動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狠抓落實,創新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旌旗烈烈、戰鼓錚鳴,南關區已經吹響了前進的號角,全力以赴推動全區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把南關區建設成為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區。
打造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區
在此前召開的長春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長春市提出了“建設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這一任務。作為長春的中心城區,南關區重任在肩,提出了建設成為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區這一工作目標。
記者從南關區了解到,2017年,南關區將圍繞“一區四帶八大板塊”產業布局,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轉型升級、內涵提升為主線,以做大經濟量級、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全面推動深化改革任務落實,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設高端產業集聚、核心功能彰顯、城區品位卓越、人民生活幸福的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區。
2017年全區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8%;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實現93.6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0%;招商引資內資增長18%,外資增長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圍繞上述目標,南關區以“新”為突破口,圍繞“六個新作為”為重點開展工作。
要在優化產業結構上有新作為
南關區提出,要加速推動產業升級。南關區作為中心城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作為老城區具有豐富深厚的商貿底蘊,這是發展服務業的強大動力和堅實基礎。要依托區位優勢、商業基礎,堅定不移地實施“現代服務業強區”戰略,調整產業布局、優化商業業態,全力推進傳統商貿業的改造,加速品牌聚集,提升規模檔次。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政府引導、政策支持、規劃先行,重點發展金融、類金融、保險和總部經濟,提升產業能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充分發揮產業優勢。緊緊圍繞“一區四帶八大板塊”產業布局,在突出產業特色、形成產業優勢、擴大產業規模上下功夫,進一步搶占發展先機、占領發展前沿。對已形成規模和影響的重慶路商圈、大馬路商圈、人民大街經濟帶、亞泰大街經濟帶,要借助優惠政策,整合商業資源,提高帶動力、擴大影響力、增加輻射力,形成一批產業優勢明顯,集群效應突出,特色更加鮮明、功能更加完善的商業街區;對已具備基礎和條件的衛星商圈、全安廣場商圈、南湖大路經濟帶,要結合各自特點,依托現有資源和業態,深入挖掘潛力,不斷拓展空間,合理規劃和設計商業網點布局,促進這些商圈、商帶盡快上檔次、上規模、上水平,提高核心競爭力;對正在培育和打造的平陽板塊、綠地商圈、銀河一英里板塊,要深入研究論證,通過積極包裝推介、實施板塊式規劃設計、推進商業設施建設等有效途徑,加快引進大的開發商和戰略投資者,特別解放大路經濟帶,要超前謀劃,依托長春國際金融中心、恒興國際城和即將啟動建設的華潤萬象城,加速聚集高端商務、金融保險、總部經濟等優質業態,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要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借助北部舊城更新改造的有利契機,深入實施"掘金計劃"。在空間上,堅持板塊聯動、均衡發展、整體推進,依托商業板塊、經濟帶輻射帶動作用,做到開發一個地塊、打造一個精品、帶活一片區域;在業態上,以滿足市場需求為目標,借助業已形成和即將形成的商業空間,集約高效利用好資源,科學規劃,加快填充,著力構建門類齊全、功能完善、優勢互補、各具特色、布局合理、協調共進的產業發展格局,擴大商業空間,提高經濟效益。
要在重大項目建設上有新作為
重大項目建設始終是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沒有項目,經濟工作就沒有抓手、沒有載體,經濟發展就沒有動力,沒有后勁。南關區提出,要繼續強化“大項目、大帶動、大發展”的意識,以重大項目建設強力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在招商引資上,必須搶前抓早、務求實效,牢牢抓住新一輪產業轉移的重要契機,根據區情定位和區域資源,圍繞主導產業、圍繞資源特點、圍繞市場需求,最大限度盤活閑置空間和待開發地塊,精心策劃企業總部、商務樓宇等項目,盯住長三角、京津滬等發達地區,走出去、請進來,引進戰略投資者、戰略合作伙伴,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項目推進上,對恒興國際城、長春國際金融中心等已經竣工的項目,積極協助開發建設主體,全面開展宣傳推介,廣泛進行“二次招商”,年內招商入駐率要達到40%以上。對華潤萬象城、長大二期、遠大購物中心、億洋國際金融中心、吉盛偉邦港灣國際等投資10億元以上計劃新開工項目,抓緊完善前期手續,全力以赴保開工、促進度,開工率要達到80%以上。對中城建大廈、湖畔國際等存在瓶頸問題的難點項目,加強協調服務,突破制約性障礙,加快推進建設進程。在跟蹤服務上,繼續推行項目包保秘書制,要突出包保重點,不僅要看固定資產投資額度,還要有長遠眼光,看對南關財政的支撐作用。要對全區項目進行梳理匯總,實施全方位的包保服務,側重包保金融、類金融和總部經濟項目,這些項目才是南關未來發展的真正支撐。要務求包保實效。不能只掛名、不干事,對重點項目包保要成立由包保領導、包保人員、項目單位負責等組成的專門團隊,合力推進項目落位建設進程。要樹立問題導向。包保項目說到底就是要解決問題,對項目存在的問題,要一個一個研究,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絕不能推、拖、躲,更不能不擔當、不作為,要以問題的解決來推動各大項目的順利落位、開工建設、投產達效。今年,要重點安排推進億元以上項目51個,年度投資額要實現90億元以上。
要在南部新城建設上有新作為
在長春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也提出,要把南部新城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強勁引擎,南關區提出,今年必須要在以下幾方面實現新的突破。一是要在規劃調整上取得新突破。牢固樹立高效用地理念,積極推進增商業、減住宅的規劃引領,對于重要節點和主要路段兩側,以及新形成的樓宇空間,必須以商業商務為主,嚴控公建和住宅項目,最大限度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二是要在產業集聚上取得新突破。依托東北亞國際金融中心、鉅城國際、冠城國際、綠地中心、希派創意城等已建成的商務樓宇,加大招商填充力度,重點引進金融保險、企業總部、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提升南部新城高端產業支撐能力。三是要在基礎設施配套上取得新突破。續建道路年內達到基本完工;規劃未建道路爭取全部納入2017年全市建設計劃;水、電、氣、熱、通訊等配套管網與道路建設同步實施;學校、醫院、街道、社區、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統籌跟進。四是要在環境塑造上取得新突破。加快推進“八一水庫”公園的規劃調整,加速推進濕地公園、光明公園建設進程,提高綠化、美化、亮化水平,提升南部新城內在品質和外在形象,爭取實現質的飛躍,大的突破,為項目落位、產業集群提供優質環境。五是要在工作干勁上取得新突破。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形成人人有任務、人人有目標、人人有職責的昂揚態勢,每個團隊都要有自己的工作計劃和任務,并保證按月、按季實行考核。
要在民營經濟改革上有新作為
南關區提出,堅持把民營經濟作為發展的重要力量,全面活化發展潛力。要積極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落實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措施,積極構建"既親又清"的新型政商關系。推動“銀政企保”對接,加強產融合作,破解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扎實推進“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定期聽取投資者對南關軟環境的具體意見,共同打造良好環境。要積極培育民營經濟發展主體。全面培育“精專特新”的創新創業型小微企業、成長型中小企業、帶動力強的大型民營企業,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全面提升民營經濟集約化、規模化、特色化水平,要開展中小企業入規升級專項行動,相關部門要做好入統前期工作,確定培育目標,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要指導和幫助民營企業推進管理創新,拓寬民營企業發展領域,鼓勵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支持民營企業加速發展壯大。
要在強化財政保障上有新作為
南關區提出,一定要變壓力為動力,采取超常規舉措,進一步做好財政工作,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要優化稅收結構。積極培植稅源,做好分析預測,嚴格稅收征管,進一步抓好重點稅種、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稅收征管,充分挖掘主體稅種的增長潛力。要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來引企引稅,在全區掀起引企業、增稅源的熱潮,壯大全區財政實力。還要準確把握國家、省市的政策走勢,加大資金爭取力度,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補助和各類專項資金,緩解財政壓力。另外要加強與重點企業的聯系,讓企業感受到南關的溫暖。要優化支出結構。要進一步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在確保人員工資和社會保障等剛性支出的同時,增加對基礎設施和民生問題的投入;嚴格控制行政公務支出,加大對專項資金的整合力度,大力壓縮一般性開支,加強對重點項目、重點資金的審計監督,真正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在辦大事實事上、用在發展經濟上,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要健全管理機制。要科學分析全年的盤子,做好財政預算,重視績效評價,完善財政運行機制和財政信息管理的網絡平臺,堅持財政增量向公共服務領域、社會事業發展和困難群眾傾斜,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財政保障。
要在營造良好環境上有新作為
南關區提出,環境是吸引力、是競爭力、是生產力,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要素。省市高度重視軟環境工作,省委“三抓”會議的第一點就是抓環境,長春市委書記王君正指出:要努力實現“四個不”,(即持續對標高位,激發“不想”懈怠的思想動力;突出問題整治,形成“不敢”破規的震懾效應;深入推進改革,構建“不能”“任性”的管理體制;創新制度機制,夯實“不斷”優化的工作基礎,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軟環境。)南關區也必須按照省市委要求,把軟環境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尤其是當前大家都在強化政策支持、都在強化服務舉措、都在環境打造的情況下,努力形成環境的相對優勢,增強環境的吸引力,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要牢固樹立以誠信促發展的觀念,不斷加大承諾兌現制度,對制定的各項優惠政策,不但要認真落實,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而且要簡化兌現手續,做到“早兌現、快兌現”,切實樹立起誠實守信的良好形象。要進一步拓寬服務范圍,創新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深入推行"一門式、一張網"政務服務改革,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優質服務。全區上下,方方面面,要把為企業提供高優質服務做為工作常態,多關心,少打擾;多為其排憂解難,少一些工作檢查評比;多為企業引項目、要政策、拉資金,少給企業增負擔、下命令。繼續推進平安南關建設,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群眾的整體素質,打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南關投資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