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新一表示,身在時代,大連云工場將多項城市整合。集結城管、消防、環保、安監等多方面城市,帶領創業者開展數據增值開發和創新應用,努力構建政產學研用多方聯動、協調發展的開放數據生態體系
大連云工場創始人、大連云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路新一,日前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采訪時這樣定位云工廠的作用:云工場要做的就是幫助初創企業生存下去,完成過渡。比如說,它在技術、在業務方面難以突破困境,云工場有相應的技術,也有關聯業務,就可以幫助他攻克。
十幾年的創業經歷,路新一深知創業者的艱辛。2015年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他創辦了大連云工場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旨在幫助初創企業和創業者們解決創業路上面臨的技術、人才、市場及資產的困難,為創業者保駕護航。
路新一表示,身在時代,大連云工場將多項城市整合。集結城管、消防、環保、安監、城建、農業、氣象等多方面城市,帶領創業者開展數據增值開發和創新應用,努力構建政產學研用多方聯動、協調發展的開放數據生態體系,與這里的創業者共同研發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作為創業孵化器,大連云工場在為創業者提供場地、政策、融資等服務的基礎上,還為其提供專業的市場、技術指導和服務,有針對性地為入孵企業定制孵化方案。對創業初期的企業提供完備的創業方案和項目指導;對處于發展期的企業提供加速孵化服務。
但云工場對入住企業的項目方向是有要求的,是跟自身業務密切相關的垂直領域,這樣才能真正幫助企業進行市場對接。例如公交管控系統,現在拿到國家級行業標準,年產值8000萬。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夢工場孵化企業62家,搭橋鋪路幫助企業承接了智慧城市無人機、智慧消防、智慧社區、智慧城管、公路客運監控管理等多個項目,為相關領域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在孵企業2016年實現產值兩千多萬元。
大連云工場對入住企業的服務細致入微。根據在孵企業的特點,提供投融資服務。為企業提供商業計劃書撰寫、項目路演、資本運作規劃等服務,定制債權融資產品(如低利率無抵押的“創業快捷貸”),進行定向投資,為其開拓市場提供雄厚的資金支持。云工場內設專家委員會,發揮孵化器內部企業高管、核心技術骨干等資源優勢,為在孵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平臺,進行長期的技術指導、培訓等服務,幫助在孵企業攻克技術難題、進行技術研發。云工場與業務輻射全國的專業獵頭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幫助在孵企業進行人才測評、專業技能培訓、人才推薦、人才信息網絡服務、管理咨詢等,為在孵企業建立高效快速的人才通道。云工場有針對性地為在孵企業定制市場推廣方案,協助開拓市場,拓展產品渠道,進行市場調研并及時調整市場推廣方案,改善產品項目。
在談到收益情況時,路新一告訴記者,雖然我們的營業額比較大,但作為云工場平臺來說,不是為了盈利,是要通過平臺的搭建,首先保證相關企業的生存,這是云工場的目的。隨著云工場入駐企業的發展,我們自身的業務也會得到擴展,知名度不斷提高,這種價值不是單靠純收入能得到的。因此,云工場在評判自身價值的時候,明確不完全以盈利性為目的。
大連云工場注重與高校的合作,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在高校與企業之間搭建橋梁。目前已與大連海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三所高校共同建立大學生實踐基地和聯合實驗室,建成實驗室、無人機應用實驗室、云計算實驗室、物聯網實驗室,共享高校的的智力和科研資源,利用在孵企業及市場資源幫助高校的科技創新項目高效地找到變現方法,實現科研成果的市場化,也為在孵企業提供技術幫助。云工場現已與大連市計算機學會建立聯合實驗室、與大連軟件協會建立企業活動培訓交流中心、與凌水街道建立企業家俱樂部,與中以英華創新孵化科技服務(大連)有限公司、上海華諾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逸仙管理(大連)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合作協議。為入孵企業提供項目資源及更有力的資本支持,服務創業者500余人。
同時,云工場還建立了完整的創業導師工作體系,整合大連市創業導師資源,聚合了知名企業家和投資人為主的創業導師15人。云工場將全力為創業者提供有力的資源與環境,使更多的創業項目落地結果。
2016年底,大連云工場新建了一個項目展示中心、項目交流中心、項目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的全新模式眾創空間。在營造智慧城市產業氛圍的同時,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閉環。云工場還在大連高新區創業e港建設了50個工位的創業苗圃以及工業云服務平臺、智慧城市綜合應急救援服務平臺、城市智能化服務平臺、無人機智慧應用平臺等四大服務平臺的展示體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