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貿易和外包產業,對普通人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產業。然而在佛山,這一產業卻悄然生長,為佛山相關企業帶來新機遇。究竟這是一個怎樣的產業?近日佛山日報記者專訪了佛山市服務貿易和外包協會秘書長郝澤林,由他為這個產業進行解讀。
據了解,佛山市服務貿易和外包協會原名佛山市服務外包行業協會,成立于2012年,2017年1月正式更為現名。協會在佛山市商務局指導下,在佛山各相關產業園區支持下,廣泛團結服務外包企業,圍繞國家和廣東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政策研究落實、產業調研、國內外市場拓展、行業交流活動組織、會員服務等方面,開展各項專業性工作,如輔助企業申報資金、通過國際認證、開展人才招聘等等,為做大做強佛山服務外包產業積極做出有益貢獻。
服務貿易和外包產業 大有可為
今年4月,我國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收入1917億美元,支出1683億美元,順差234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收入1750億美元,支出1333億美元,順差417億美元;服務貿易收入167億美元,支出350億美元,逆差183億美元,發展空間巨大。從服務貿易內容來看,物流運輸、旅游兩項占比最高,兩項合計超出70%;其余主要為建筑與工程服務、節能環保服務、能源服務、金融服務、信息通信服務、技術貿易、知識產權服務、商務服務、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國際服務外包,這也是今年3月份商務部公布的服務貿易重要領域。
今年1-4月份,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收入為15753億元,同比增長13.1%,實現利潤1858億元,同比增長10.3%。商務部5月份公布了國際服務外包“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云計算服務、軟件研發及開發服務、集成電路和電子電路設計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電商平臺服務、分析服務、工業設計服務、工程技術服務、管理咨詢服務、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服務、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等12類服務為國家重點鼓勵扶持的領域。
而就佛山來說,2016年全市服務進出口總額516.4億元,同比增長24.96%,占對外貿易總額的11.11%,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名第四,僅次于深圳、廣州、東莞。但在佛山,貿易伙伴市場持續拓展,服務外包成為重要支撐,各區特色發展初顯雛形。與此同時,佛山打造九大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包括國家級工業設計服務出口基地、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示范基地、廣東省服務外包示范基地等。
佛山服務外包“十三五”規劃提出,做大服務外包規模、加快服務外包轉型、提高國際競爭力、提升園區管理能力,這也為發展國際服務外包提供了契機。
服務企業 助力產業騰飛
而郝澤林所在的佛山市服務貿易和外包協會,從成立起,就不斷立足行業產業,為佛山企業服務。
2013年2月,佛山市服務外包公共平臺開始上線運行,為佛山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隨著業務快速發展,該平臺亟待升級擴容。據郝澤林介紹,該平臺即將升級為佛山市服務貿易共享平臺,包括線上和線下兩大部分。其中,線上平臺包括資訊平臺、交易平臺、招聘平臺、培訓平臺、技術平臺、品牌平臺、微信平臺等大方面;線下平臺包括政策培訓班、項目對接會、人才招聘會、技能培訓班、技術研討會、品牌會展、示范園區等七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