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通過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強化排污治理、嚴格考核問責等措施,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化綠色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一手抓環保問題整改,一手抓民生保障,濟南市借力環境綜合治理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提升。
■ 多措并舉,切實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濟南市創新觀念、多措并舉,以環保工作為重要抓手,切實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為了優化產業布局,今年濟南市政府投資360億元,堅決推進濟鋼搬遷工程,年產1200萬噸鋼鐵產能的濟鋼已于今年7月初全面停產。濟鋼停產后,減少煤炭消耗421萬噸,減排二氧化硫7712噸,減排氮氧化物17961噸,減排煙粉塵12092噸。目前,濟南市東部老工業區已完成搬遷54家,采暖季前力爭完成濟南庚辰鑄造、藍星石油等東部老工業區重點企業停產工作。
在積極優化能源結構方面,濟南市高效推進燃煤鍋爐拆除改造。今年,濟南全市淘汰燃煤鍋爐,加大獎補力度,拆除鍋爐323臺;同步推進94臺35噸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已完成67臺,剩余27臺計劃10月底前完成;持續取締低空排煙設施,今年以來已取締茶水爐、洗浴爐2344臺。此外,濟南市還成功入選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爭取10月底前完成10.8萬戶氣代煤電代煤工程,為原定計劃數量的2.16倍。
濟南市十分注重推進“散亂污”企業清理提升,避免工作方法簡單化、“一刀切”,強化整改方案針對性,注重分類指導。對嚴重污染環境的“散亂污”企業,堅決予以取締;對污染排放小、工藝簡單、用地符合要求,且能通過整改達到環保標準的企業,合理引導、靠上服務,指導完善手續、規范提升實現達標生產,并納入“雙隨機”監管。
■ 全力保障,積極推動問題整改
4月上旬,環境保護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組入駐以來,濟南市積極采取措施,狠抓問題整改落實。
對督查組發現反饋的所有問題,濟南市照單全收、主動認領,逐項分解和梳理分類,確保整改到位,并舉一反三,杜絕出現類似問題。
濟南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帶隊定期督導暗查,市委組織部、市監察局、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加大約談、曝光、處罰、問責力度,對突出環境污染問題開展專項督導。
發改、經信、國土、工商、質監、環保等相關部門組成聯合督查組,7月起每月開展一次“散亂污”企業專項督查。環保局采取對各縣區包干的方式,對發現的問題現場督辦,對發現的突出問題或整改不到位的進行通報并提出追責建議,移交紀檢監察部門嚴肅追責問責。
截至目前,濟南市共查處環境污染刑事案件5起,行政拘留5起,抓獲違法嫌疑人員16人,立案236件,罰款875.4萬元。9月15日~10月9日,環境保護部巡查組共核查前期已整改的環境問題430個,已完成整改416個,占比96.7%。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