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統計局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大力實施振興實體經濟戰略,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放量增長,做大強市支撐,工業經濟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穩步邁進,呈現出生產平穩、效益提升、轉型加快的新特點。
工業經濟平穩增長。2013—2016年四年間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3%,分別快于全國、全省0.6、1.2個百分點;2016年增長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
總量規模不斷壯大。2013—2016年四年間全市累計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36家,年均增加159家。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607家,企業平均規模6319萬元,完成增加值1010.8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2.1%,是全市經濟的重要支撐力量。
主導產業量質并進。2016年,全市汽車、新能源、紡織、食品和建材等五大主導產業完成增加值620.2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61.4%,比2012年提高8.8個百分點;2013—2016年四年間年均增長9.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企業平均規模為8677萬元,比2012年增長49%。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發揮投資的引領作用,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質量持續提升,有效地助力了全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投資規模不斷擴大。2013—2016年四年間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9122.9億元,年均增長11.1%。2016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20.7億元,是2012年的1.5倍。
三次產業投資比重趨于優化。全市第一、三產業投資比重穩步提高,2016年,全市第一產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4%,比2012年提高1.7個百分點,年均增長25.8%;第三產業投資占比重為58.9%,比2012年提高10.7個百分點,年均增長16.6%,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第二產業投資比重下降,占比重為36.7%,比2012年下降12.4個百分點,年均增長4.1%,在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第二產業投資比重下降,但仍發揮了壓艙石的重要作用,確保了投資平穩增長。
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2013—2016年四年間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年均增長24.7%,快于固定資產投資13.6個百分點。2016年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0.5%,比2012年提高7.2個百分點。民生領域投資力度加大。文化、教育、體育、娛樂業等相關幸福產業的社會性基礎設施投資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