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是城市發展的第一支撐。在轉型發展的征程中,合肥工業經濟勇立潮頭,領風而行,實現一個又一個輝煌,多項經濟指標進十強。未來五年,合肥將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重點打造十大主導產業,建設一批國際先進、全國一流的產業集群。
工業跨越趕超引領發展浪潮
“十二五”期間,合肥以“創新、轉型、升級”為發展導向,堅持高點站位、強化項目支撐、打造產業集群,工業總產值連跨五個千億臺階,書寫了工業經濟的輝煌篇章。尤其是2015年,合肥工業總產值超過長春,再進一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9位。
今年合肥工業再傳捷報:上半年,合肥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1095.37億元,增長9.1%,增速高于全國和全省。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中,合肥工業投資總量居第3位,較上年同期前移1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居第9位。工業增加值增速居中部第1位、省會城市第4位。
作為全省經濟領頭羊、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之一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合肥一直堅持在發展中轉型升級,在轉型升級中競進提質,實現在更高起點上的轉型發展。今年,全市積極推進“調轉促”行動,工業經濟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汽車、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生產出現回暖態勢,結構調整不斷深化。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產增長面擴大,過半行業增速超全市,高端產品增長較快。主要產品中,新能源汽車1.24萬輛,增長1.9倍;鋰離子電池1551.39萬只,增長73.0%;智能電視230.16萬臺,增長48.0%;太陽能電池286.51萬千瓦,增長45.0%;工業機器人170套,增長38.2%。
新興產業橫空出世邁向高端
2015年12月,合肥產業發展掀開新篇章,全球最高世代的京東方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動工,總投資達400億元,投產后,京東方將躍升為全球顯示行業前三甲之列,合肥也將躋身全世界最大的半導體顯示產業基地。
從平板顯示到新能源產業,從光伏產業到生物醫藥產業,“十二五”期間合肥集聚、培育壯大了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過去五年,合肥新興產業實現爆發式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由756億元增至2700億元,是“十一五”末的2.5倍。在全省評選的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名單中,合肥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智能語音四個產業入選,全省居首。
成績不斷被刷新。上半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327.63億元,增長15.3%;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為47%。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產值均實現增長,其中合肥智能語音基地以65.1%的增速居全省基地首位。
創新驅動成工業增長內生動力
10月12日,“全國雙創活動周”合肥分會場內,“智能化”成為許多家電產品的主打概念,合肥本土企業榮事達就帶來了智能車衣、智能睡眠檢測儀和智能兒童座椅等產品。目前,榮事達建立的智能家居全價值鏈雙創中心,就是整合國內外優秀的智能家居方向的創客團隊來打造。
面對經濟新常態,創新驅動成為新一輪發展的主引擎,助力合肥在城市競爭的賽道上永葆活力。當前,在合肥,多層次的創新體系不斷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層次不斷完善,截至去年底,我市已擁有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74家,其中國家級34家、省級194家、市級146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總數繼續位居全國省會城市首位。
如今的合肥,正面向全國、放眼全球,謀劃打造一批具有強輻射力的創新平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全國性產業創新中心,建設超導核聚變中心、量子中心、空地一體化網絡、聯合微電子中心、離子醫學中心、智慧新能源集成創新中心、大基因中心等七大創新平臺,為合肥跨越發展注入源源動力,為“中國創造”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