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亮眼,環境宜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高精尖”產業為何能筑起發展新高地?透過現象看本質。記者與這里的管理者、服務者、經營者進行了深入交流。
全局謀劃,做精做強產業鏈
北京東南五環外,榮華中路15號博大大廈,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管委會所在地。
工委書記王少峰拿出兩張地圖:一張京津冀地圖、一張北京市地圖,地圖上的亦莊很小,各種紅藍色的線畫了不少。
“亦莊的發展,與首都的戰略布局始終緊緊相連。”王少峰說,“地方小但使命大,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跳出亦莊看亦莊。”
擔負“三城一區”(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使命,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區、北京高精尖產業的主陣地,亦莊擔子不輕。具體應向何處著力?
“首先要找準方向,然后把產業鏈做精做強。”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梁勝介紹,亦莊主要瞄準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技術前沿領域進行布局,“通盤考慮,抓住關鍵環節,并不是產業鏈條上所有的環節都要落地亦莊,比方說京津冀地區有的,我們就可以統籌拉長鏈條。”
一套圖冊,靜靜地放在梁勝辦公桌上,里面的圖表花花綠綠,文字密密麻麻。
集成電路產業鏈圖、人工智能產業鏈圖、生物制藥產業鏈圖、石墨烯材料產業鏈圖……整整32個產業鏈,大到世界范圍的情況梳理分析,小到每一個環節的生產制造流程和代表企業,一應俱全。
既有宏觀戰略,也有微觀戰術,亦莊推動高質量發展路線圖清晰,施工圖具體——調結構是個細致活。
在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面巨大的LED屏上正在播放宣傳片,鮮艷的色彩引人矚目。
“LED屏幕,之所以能夠顯示那么豐富的色彩,全靠背后的芯片調節驅動。”公司副總裁耿俊成介紹,集創北方的LED驅動芯片ICND2055,剛剛獲得了2019年中國IC設計成就獎。
搬進亦莊不到兩年,雖然在這里還是“新兵”,但集創北方在集成電路領域已深耕多年。“在集成電路產業鏈圖上,我們一直缺這一環,他們落戶后帶動了全產業鏈的發展。”開發區管委會的同志說。“其實,完整的產業鏈也是吸引我們的重要方面,這讓公司的發展更有底氣。”耿俊成說。
目光四射,目標明確,亦莊的發展不斷向前。數據顯示:2019年1—2月,亦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602.6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高于北京全市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總量排名居全市前列。
綠色理念,吸引發展高精尖
走進亦莊,宜人的環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亦莊是用最小的資源投入,兼顧包括環境、能耗等在內的綜合效益,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始終保持天藍、地綠、水凈、城美。”梁勝說。
設定高門檻,才能發展高精尖。
新型顯示,名副其實的“高精尖”產業。在這一領域,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多年保持全球業內專利申請量第一。僅2018年,公司就新增專利申請量9585件,其中發明專利超90%。與此同時,京東方在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顯示器顯示屏、電視顯示屏等五大應用領域,出貨量均位列全球前列。這樣的企業要不要節能減排?要不要更進一步?亦莊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京東方的態度也是堅決的。
“五年前工廠產量為每月9萬片,全年用電量為8.7億度,而去年我們月產量已達15萬片,用電量反而降到7.9億度。”京東方集團下屬的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香春介紹說,用電量不增反降源于京東方8.5代線工廠的綠色設計、綠色制造及節能減排的持續推動,“在實施初期會增加企業投入,但長期來看,不僅會帶來可觀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更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已成為開發區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建設能源環境智能化綜合服務平臺,推廣節能減排技術應用,引導和鼓勵2000噸以上能耗單位開展清潔生產、能源審計、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推動重點企業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從2016年開始,亦莊加快實施“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如今,開發區萬元GDP耗能僅0.1328噸標準煤,為全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最低;萬元GDP水耗為4立方米,是北京全市的1/4。
1月14日,《亦莊新城規劃(2017年—2035年)》正式公布。“未來我們將結合先進經驗,用森林繞城、綠道連城、碧水穿城等‘綠城八法’做好開發區綠色規劃,全力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區、宜居宜業的綠色新城。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王少峰說。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