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針對地允許企業在存量用地上建人才公寓
都市快報 見習記者 凌姝文
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榜單上,有一座城市的入選企業數量連續十六年蟬聯全國第一,你知道是哪座城市嗎?
答案是:杭州。
民營企業勁頭十足,創造了大量工作機會,吸引眾多外來務工人員。但有不少企業卻反映留人越來越難,尤其是留住普通技工、熟練勞工和新型人才。
昨天,在杭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對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進行專題詢問,對藍領公寓建設進展、企業存量用地建設員工宿舍等職工住房問題,給予關注。
2018年,我市民營經濟增加值8175億元,占GDP的60.5%,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聚焦民營經濟發展痛點、難點、堵點,是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居者有其屋”是每一位外來務工人員的訴求,也是民營企業關心關注的焦點。落實職工住房,成為企業留用人才的關鍵。
今年3月,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和國家統計局杭州調查隊聯合走訪部分重點企業,收集到一些民營企業的心聲。比如,某制造業企業表示:新招員工住宿存在困難,員工宿舍已無法滿足入住需求,只好為校招大學生在外統一租房,每月租金支出將近10萬。
對此,昨天市人大代表鮑雄亮在會上提出:“2017年底,杭州在全國率先提出為外來務工人員建藍領公寓,并提出‘3年4萬套’的目標。2年過去了,這項工作進展如何?”
市住保房管局回答:“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經推出25個藍領公寓項目,涉及10568套(間)房源,已有近2000戶藍領人員申請入住,到明年年底要完成4萬套的目標,把藍領公寓這項關乎民生福祉的工作做得更有溫度和深度。”
還有部分企業,由于土地性質(工業用地)原因,空有余地卻沒法建房。市人大代表王榮富提出:“最近,市政府再推23條新政,提出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可利用存量用地建設人才公寓等辦公配套設施,具體如何落實?”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這項政策的適用對象分為兩種:
一是有空置工業用地的企業,允許他們在工業用地上建設人才公寓。這類人才公寓以集體宿舍為主,可建一人宿舍和多人宿舍,面積控制在40平方以內,只租不售、循環使用。
二是有特殊貢獻的企業(在杭州市域范圍內納稅5億以上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和高新企業),允許他們在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較完善的居住用地上,自建人才公寓。這類公寓面積控制在90平方米以內,列入人才專項租賃房的管理體系。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