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教育是翔安傳承千年的精神。史上,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曾臨香山采風,尊師重教之風盛行,“紫陽過化”讓翔安享有“海濱鄒魯之鄉、聲名文物之邦”尊譽。
戮力同心打造廈門東部教育新高地,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新城區。近年來,翔安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教育投入持續保持10%以上的增長,2018年教育支出達11.4億元,占全區區級財政收入的20%;新建成投用19個中小學幼兒園,新增學位超1萬個。同時,翔安區屬教育集團、區教育基金會等一系列創新探索,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未來,翔安將繼續朝著“廈門教育新高地”的目標一路奔跑,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動力,進一步加快教育補短板項目建設,主動對接“名校跨島”發展行動,積極引進高層次教育人才,鼓勵支持社會資本辦學,努力打造廈門東部教育新高地,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教育公共服務配套。
1 增加學位供給保障“教育優先”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9月伊始,翔安金山小學借鑒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破蒙開筆”之說,為一年級新生舉行了別開生面的“開筆啟蒙儀式”,用古典莊重的儀式督促學生認真學習,健康成長。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加快推進、流動人口不斷涌入、各類產業不斷發展的變化趨勢,越來越多的學子選擇翔安就學。為此,翔安區不斷加強教育經費保障,積極推進教育補短板工作,千方百計增加學位供給,以滿足人民群眾對“上好學”的新期盼。
據了解,今年秋季翔安區可提供小學一年級學位8812個,可提供初中一年級學位3650個,各學段學位總體供需平衡。
為了實現學位供給的“挖潛擴容”,翔安區千方百計積極協調,在就學需求集中的馬巷、新店片區新、擴建中小學及幼兒園21所,新增12560個學位。此外,今年翔安區可提供幼兒園小班學位7830個(含民辦園),與實際常住適齡兒童供需平衡。在教育資源整合提升方面,近年來,翔安區將10多所規模較大的農村完小升格為區直屬小學,著力縮小校際之間差距,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
2 推動補短板項目建設全力創建教育強區
秋風送爽九月到,碩果飄香開學忙。幾天前,嶄新的濱海幼兒園迎來了第一批“小主人”88名萌娃,喜悅、開心、失落、專注、懵懂……開學第一天的滋味,都在萌娃的表情里。
值得一提的是,濱海幼兒園也是今年秋季翔安區新開辦的三所幼兒園之一。
作為廈門最年輕新區,翔安區補短板教育項目在全市最多。廈門實驗小學翔安校區、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初中部2018年底已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交付使用,而科技中學翔安校區已于去年9月正式開辦。翔安區新城中路東側在建的翔城小學項目辦學規模將達48個班,預計在2021年5月竣工交付使用,可提供2160個小學學位。同樣在今年年初破除種種困難實現開工的翔安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宋坂小學和翔城中學,也計劃在2021年秋季迎來它們的第一批學生。
據介紹,全市教育大會明確,到2022年,翔安區將實施75個“補短擴容”行動建設項目。為確保高質量、按序時完成教育補短板項目建設任務,翔安區形成區級領導定期協調調度項目機制,樹立2000萬元以上項目創市優質工程的質量導向,建立教育基建項目管理系統,借助信息化手段全鏈條監控項目進展,并通過購買服務引入第三方甲級監理單位,強化項目過程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