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從市教委獲悉,重慶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與視察重慶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加大高等教育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機制創新,努力探索“學科建設貼近重慶發展任務、學術研究貼近重慶發展要求、學生培養方向貼近重慶發展需求”的路徑,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支撐和智力支持。
優化布局
提高高等教育整體辦學水平
據了解,目前在渝高等院校共72所,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103萬人,本科專業共345個,1262個專業點;高職有19個專業大類,378個專業,1386個專業點。
為優化布局,提升高等教育綜合實力,重慶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重慶市高等教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重慶市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統籌全市高等教育資源進行制度設計,分層分類引導學科和專業建設,促進各類型高校在各自領域爭創一流。為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重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重慶市重點實施了“雙一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和“雙高”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出臺了《關于加快高校特色發展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支持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雙一流”建設的意見》等文件,安排10.5億元經費支持“雙一流”建設。目前,重慶市進入世界一流的學科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4個,進入世界ESI學科排名前1%的學科達到28個。
通過完善制度,優化結構,精準施策,重慶市逐步構建有層次、有重點、有特色的優質高等教育發展體系。如重慶市引進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一批優質高等院校來渝辦學,共有24家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來渝設立分院分所;立項建設了新工科高校4所,國際化人文特色高校5所,新型二級學院17所,優質高職院校20所。
下一步,重慶市還將加大引進高等教育資源力度,進一步引進國內外一流大學來渝合作發展,繼續推進在渝高校與國內著名大學聯合舉辦人工智能、微電子、軟件等二級學院,支持鼓勵高水平和優勢特色學科專業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