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首批“百年老店”的發展史,就是一段段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的創新史,是創新讓跨世紀的他們屹立不倒、續寫輝煌,也唯有創新可以支撐他們穿越百年,永葆活力。
包頭首批“百年老店”就是創新者。2016年,耳順之年的包鋼拆除了服役56年的“功勛”高爐,誓要為企業綠色發展的未來搏一片藍天。此革新之舉不是包鋼的第一次,注定也不是最后一次。自1954年始建以來,包鋼無時無刻不在用這樣的革新實現生命的再造,從平爐到小轉爐再到大轉爐,產能從幾十萬噸到一千萬噸,品種從幾十種到上千種,如今包鋼每年研發的新產品在60種以上。歷史如出一轍,包鋼的創新史,亦是包頭首批“百年老店”的折射,他們每向上攀升一級臺階,創新都在他們改寫命運、自立自強的生命長河里,當仁不讓地承擔了核心驅動力。
國家工商總局近日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近5年退出市場的“夭折”企業平均壽命為6.09年。企業夭折的原因有千萬種,其中最主要的莫過于缺乏創新。
墨守陳規的企業不可能成為百年企業,包頭“百年老店”的歷史,就是不斷創新的歷史。在快速變革的經濟環境中,企業面臨著越來越高的不確定性,企業的壽命周期在進一步縮短。今天成績斐然的企業,明天可能就會宣告破產,因為環境總是不斷變化,今天成功的經驗在明天可能就會過時。想要永葆活力,不被市場淘汰,企業唯有不斷改變自己適應環境變化,這個改變的過程就是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