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是各行各業產業大軍的優秀代表,更是技術工人隊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去年,南寧市重磅出臺“1+6”人才政策,提出實施高技能人才“支撐計劃”(以下簡稱“支撐計劃”),并相繼印發了具體實施細則,成為廣西首個在市級層面對省級以上技術能手給予獎勵,對技師給予社保補助的激勵政策,全力為南寧市的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隊伍支撐。
出征國賽 廣西人才嶄露頭角
今年暑假,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專任教師、廣西技術能手王荔檬是在忙碌中度過的。回憶起去年參加第二屆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的情形,她依然心潮澎湃。
王荔檬是南寧市于2015年引進的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博士,去年是她第一次代表廣西參賽。作為國家級一類大賽,第二屆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96支隊伍參賽,588名選手在決賽中上演終極技能對抗。大賽期間,僅第一天通過網絡直播觀看的人數就多達1500萬人次。
經過理論和實操共360分鐘的鏖戰,王荔檬和同事組成的教師團隊獲得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單元安裝與調試項目教師組二等獎。
從廣西選拔賽到全國總決賽,王荔檬感慨地說:“來邕工作后,南寧市在突出高技能人才開發,改善高技能人才發展環境,培養高技能人才隊伍方面讓我印象深刻。”目前,王荔檬已經申報了“支撐計劃”獎勵獎金,并計劃今年年內申請技能大師工作室,為南寧市的職業技能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千錘百煉 鍛造高技能人才隊伍
高技能人才必須具有深厚的成長基礎,“支撐計劃”正是為了打破社會上“重學歷,輕技能”、企業“重使用,輕培養”、勞動者“技能夠用,無須提升”的普遍心理,以提高技能勞動者的社會地位,調動企業與勞動者參與技能提升培訓的積極性,從而帶動各層次技能人才的梯隊成長。
今年33歲的齊林是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擠壓制造中心黨支部書記、經理助理兼工長,從事加工技術已有13年時間,相繼獲得過全國技術能手、廣西技術能手、廣西優秀高技能人才,南寧市首席技師等30多項榮譽獎勵,并成立了自己的技能大師工作室,更親自培養了10多名技術骨干。
齊林曾帶領工作室成員參與了南寧地鐵、復興號高鐵型材模具的研發,解決了30多項技術難題。在齊林看來,高技能人才應該具備工者匠心的精神,良好的心態,樂于助人的品德,傳技帶徒的使命,更重要的是對技術的執著追求,有很強的責任和擔當,有持之以恒的信念。
齊林形容說,一道道難關,一個個故障就是一次次技能的“淬火”,而“支撐計劃”就像是技術人員渴望已久的“甘露”,為南寧市技能人才的成長帶來全新的平臺、機遇和保障,能夠有效促進整個人才梯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