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管理主要分為三個層面:管理思想或者理論、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管理實踐。在這三個層面中,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這在各個國家都相差無幾。由于中國面向市場經濟才剛剛起步,所以在管理實踐方面與西方已經發展了幾百年的資本主義相比還相差很遠,但在第一個層面也就是管理理論方面我們可以看見很多中國古代思想的影子。自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備受推崇,成為歷朝的管理思想,從而形成了一套穩定的管理思想,這種管理思想的基本點是管理的人本思想、整體思想、中庸思想和經權思想。
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要以人為本,人是處于管理的核心地位,這正符合了中國傳統管理思想里的人本理論。儒家思想里的“修己”、“安身”,都是把人作為管理活動的起點和終點,管理的過程就是“修己安身”的過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個儒家管理思想的最高綱領,也是這種人本理論的基礎。
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基礎是整體思想。這種整體思想要求把管理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和過程,以社會與自然,企業與社會,企業組織內各要素的完美和諧為目標,把管理的各個要素有機組合成為一個統一有序的整體。在企業具體行為上,這種管理整體思想表現為以計劃為導向,以組織為載體,以領導為中心,以控制為根本,以訓練為起點,形成一個有機的管理系統。
中國管理思想的靈魂是中庸思想。這種中庸以追求管理系統的協調、和諧、穩定為目標。在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實現“天人合一”、“情理合一”等。這就要求管理主體做到“內外合一“,從“修身”、“齊家”達到“治國”、“平天下”;管理客體達到與自然與社會相適應,實現“天地合德”、“保合大和”。
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規范是經權思想。“經”指“變中不易的常理”,即管理中普遍堅守的原則;“權”是企業具體的方法和策略,足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的部分。這種經權思想是要求“執經達權”、“通權達變”,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搞教條,也不搞經驗主義,企業管理既需要制度化,又需要求新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