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143.79億元,同比下降10.8%;工業凈入庫增值稅金6.51億元,同比增長8.8%?!背绱▍^發改委負責人介紹,盡管總量下降了,但運行質態卻顯著提升了,“少而精、小而優”,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成效已在崇川逐步顯現。
轉型是痛苦的。為了著眼發展城市服務經濟減少工業份額,崇川區忍痛做減法,“十二五”期間累計搬遷工業企業237家,其中危化企業搬遷(關閉)全面完成,共減少產值80億元。與此同時,該區以先進制造業為方向,積極引導企業創新轉型做加法,實現了產業能級與核心競爭力的同步提升。
崇川區著力推動重點骨干企業擴能升級,醋酸纖維等企業成為世界級行業巨人,通富微電等企業成為行業領軍者。通過開展科技創新“1050”攀升行動,引領企業提升創新能力,推動企業向產業鏈高端攀升。崇川區建成“一院兩站三中心”等78家,科技創新載體40.3萬平方米,先后獲國家級、省級科技項目立項39項、261項。2016年前三季度,全區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00.61億元,投資增速穩步回升;高新占規模工業產值比重45.6%,比去年同期提高3.6個百分點;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2.46%,全市領先;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42家,全區高新技術企業數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比重居全市首位。截至“十二五”末,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額40億元,增長10.7%;利潤率12.6%,比“十一五”末提升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利潤率持續保持全市第一。
崇川經濟的創新發展不僅體現在工業的科技轉型上,更體現在以創新為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方式上,服務業在崇川區經濟結構中的主導地位日益鞏固,尤其是現代物流、服務外包、文化產業、科技服務等服務業新興業態支撐力越來越強,占GDP比重逐年提升。截至“十二五”末,崇川區服務業增加值、投資、應稅銷售收入、稅收分別是“十一五”末的2.3倍、2.1倍、2.25倍、1.92倍,總量均為全市第一,服務業增加值GDP占比72.5%,比“十一五”末提高17個百分點。2015年崇川二三產比重調整至28∶72。
樓宇經濟是主城區推動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崇川區經濟發展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該區在組織推進、服務模式、運營理念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創新,為樓宇經濟發展提供溫床。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區級專職樓宇經濟部門,各街道、片區都成立了樓宇經濟工作辦公室,充實了工作人員,強化對樓宇經濟的組織領導。強化經濟服務、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綜合治理、黨群建設“五進樓宇”服務職能,推行“一個樓宇社群一個服務團隊”舉措,全方位、多層次為樓宇企業提供精細化、個性化增值服務。引導樓宇主題集聚,提前規劃樓宇業態布局,精心設計樓宇產業定位,在區內構建電商港、創意港、健康港、金融港等一批鮮明的樓宇集聚區。據統計,截至2016年9月底,全區單體3000平方米以上樓宇118幢,入駐企業6167家,1-9月實現全口徑稅收31.8億元,兩年增幅達到123.9%; 全口徑稅收超1000萬元樓宇共44幢,其中納稅超億元樓宇9幢,兩年分別增加11幢、5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