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前召開的全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獲悉,2016年前11個月,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投資1227.53億元,比增14.7%,其中完成技改投資850.37億元,比增24.3%,完成年度目標的106.3%,總量與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市經信委主任黃國富介紹,作為“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去年全市經信系統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有為應對經濟下行和轉型升級雙重壓力,堅持穩中求進,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市工業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穩增長促轉型 打出政策組合拳
工業經濟平穩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去年,全市繼續貫徹省市產業龍頭促進計劃實施方案,建立培育龍頭企業動態管理機制,培育65家省級龍頭企業和296家市級產業龍頭企業,促進龍頭企業新增長點項目投產達產。同時,發揮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引導支持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配套協作,通過全市企業“手拉手”,對接產能823億元。
助推企業走出去,拓寬產品市場空間。去年,我市累計兌現2015年度支持企業省外中標,參與市域外、省域內招投標,抱團參展等扶持資金近1200萬元。值得關注的是,“泉州建材中國行”系列活動繼續深化,開展了南安海絲“泛家居”首屆家裝節和合肥、漳州專場推介會等建材促銷活動,自2015年活動啟動至今,累計對接產能117.93億元。
政策是東風,精準施策助力全市工業經濟穩中求進。去年,市政府先后出臺了扶持工業發展十八條措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十條措施、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實施《泉州制造2025發展綱要》的若干意見、新一輪企業技改專項行動計劃、當年2月-5月和當年10月-2017年3月用電獎勵、企業家素質提升培訓、降低企業成本等10多份穩增長、促轉型政策措施,累計向上爭取到國家、省級扶持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近2.5億元,兌現市級工業和信息化專項扶持資金近2億元。
推進技改 培育新增長點成效突出
當前,我市工業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技術改造仍是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為此,去年,泉州制定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行動計劃,并完善市、縣兩級技改項目庫,共征集縣級以上、總投資超500萬元的技術改造項目1233項,總投資1553億元。其中,實施市級以上重點技改項目217項,總投資226億元。
民企項目對接效果顯著,圍繞17個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策劃招商,組織開展“泉州制造2025”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濟南)招商洽談會等活動,促進晉華集成電路、安溪LED植物工廠等一批“大塊頭”民企項目加快落地建設,為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有效注入新動能。數據顯示,去年新對接項目107項,總投資929.25億元,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已開工項目72項,開工率67.29%,完成年度投資額129.68億元。
在新增長點培育上成效突出,去年共有72項、產值5000萬元以上項目列入省級工業新增長點項目,截至去年11月已全部投產,累計新增產值16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