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質量更優、效率更高發展的重要路徑。未來五年我市要追趕超越,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引領。如何解決研發力量不足、科技成果轉化慢、高端人才難引進等問題,需要用超前和創新的理念去謀劃科技工作。日前記者采訪市科技局工作人員,全面梳理科技工作在追趕超越、開辟新天地上的新舉措、新思路。
推廣新技術應用 助推產業集群發展 創新驅動實體經濟逆勢上揚
秦川機床
秦川機床的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技術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寶鈦集團研制的4500米深潛器鈦合金載人球艙填補國內空白,中鐵寶橋研制了世界首條新能源空鐵……去歲,寶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887.8億元,增速達9.4%;發明專利申請量比2011年增長4倍多,這是寶雞實體經濟交出的出色答卷。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寶雞實體經濟能“逆勢飛揚”,源于其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了獨有的“寶雞特色”。寶雞缺少研發力量,便在“引智”上做文章,讓研究機構在寶雞“生根發芽”。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在寶雞發起設立鈦成品開發應用公司和研究分院;我市與西安交大簽訂“校地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學——寶雞產學研聯合辦公室”;中鐵寶橋集團、陜西烽火集團、寶石機械、中鐵電器化寶雞器材公司等企業,紛紛在北京、深圳、成都、西安等地建立研發中心;金臺區經過努力,使全國首家紅豆杉院士工作站成功落戶我市;眉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立了獼猴桃品種選育與栽培技術研發、獼猴桃花粉加工研究、獼猴桃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等9個科技服務平臺;千陽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矮砧蘋果格架集約化示范基地1.3萬畝。
一批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在推廣應用領域得到拓展,并爭取了技術開發費用稅費抵扣政策扶持。2016年,全市工業企業開發省級重點新產品146個,其中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的1項,國際先進的18項,新產品投產后預計將實現利潤31.47億元。
孵化器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基地,讓地方發展后勁更足。去年寶雞高端裝備產業園被命名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瑞通眾創空間、“鈦谷比特工坊”被命名為省級眾創空間孵化基地。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使寶雞財政科技投入比重由原來的1.18%增加到 1.68%;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8戶,創新型試點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205戶。技術合同交易額達22.59億元,專利申請4422件,專利授權1509件。我市成為全國首批專利保險示范城,成為西北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寶雞高新區全景
寶雞市科技局——今年科技工作將“多點開花”
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進入驗收階段、企業研發平臺“走出去引進來”、特色產業組建創新聯盟抱團發展……2017年,科技工作服務經濟將“多點開花”。
據寶雞市科技局負責同志介紹,寶雞市走過6年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建歷程,到今年即將迎來科技部的驗收評估,今年要交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就要歸納梳理好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特色亮點,對標檢查不足,做好最后沖刺,確保一舉成功。2017年,寶雞市科技局將支持縣區創建省級創新型試點縣區,重點力求在科技研發投入、技術合同交易、專利申請、高新技術產業培育等方面不斷突破。
為破解科技人才不足難題,寶雞市要支持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建設研發平臺。引導企業聯合高校建立校企新型研發中心,今年寶雞市將建國家級、省級研發中心及分中心10個以上。依托寶雞市軍工骨干企業,建立“軍工企業+高校院所+地方骨干企業”聯合攻關機制,加速先進軍工技術向民用產品轉移、擴散,盤活寶雞市軍工企業科技資源優勢,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年內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戶以上,市級以上創新型企業20戶以上。引導企業圍繞產業鏈進行橫向擴展和縱向延伸,圍繞鈦及鈦合金新材料、汽車制造、機床工具、石油鉆采輸、鐵路裝備等產業集群發展,建立專業檢測檢驗機構、信息服務平臺、研發服務平臺、投融資服務機構,解決產業集群發展的共性問題。
今年寶雞市還將實施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工程,圍繞協同創新發展,抓好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基地、鈦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國家級研發平臺分平臺建設等專項工作;支持高新區、蔡家坡經開區、蟠龍新區、鳳翔高新區創新發展。
今年寶雞市科技局將完善創新保障機制,從人才柔性引進、創新平臺建設、財政資金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平臺和抓手,助力各種創新要素集結發力,實現蝶變。
研發中心企業開花 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寶雞市力爭每年建設研發平臺3至5個
“產業即便有吸引力,但沒有好的研究中心,企業發展就難有起色!”日前記者深入幾家國有大型企業采訪時,幾位企業負責人不約而同表示,企業要建起有戰斗力的研究中心,才有發展前途。
在優勢產業上建立“智力庫”,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寶雞市近兩年把實施企業研發平臺建設當做重中之重,不斷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很多企業在產品銷售“冷下來”的狀況下,開始把研究中心當“熱事”抓起來。
為此今年寶雞市將圍繞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在汽車制造、鈦及鈦合金、鐵路裝備、石油鉆采、機床工具、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建設一批企業研發平臺。支持骨干企業走出去,在科技資源集中地區,比如北美、西歐,以及中關村、上海張江、深圳前海、西安等地,單獨或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設協同創新研發平臺,并將研發成果在寶雞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