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常德市畜牧獸醫水產局獲悉,今年,我市將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綠總體目標,堅持推進養殖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以生態養殖、綠色發展為導向,以轉方式、調結構為重點,推行生態綠色養殖生產方式,推進精細養殖業發展,加快培育養殖業發展新動能,加快養殖業現代化建設進程。
2016年,全市養殖業圍繞“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促增收”的總體目標,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動物疫病防控和質量安全監管,呈現出持續健康發展的好態勢,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今年,我市將以培育養殖業發展新動能為基點,把握好培育新產能、發展新產業、培育新型主體、培育新品牌、注重一二三產業融合、增加農民收入6個方面,推動我市養殖業向著產業更強、效益更好的目標持續發展。
培育新產能方面,主要是加快結構調整,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大力培育養殖業新的增長點,加快培育更加環保、更加安全的新產能。發展新產業就是在穩定生豬、家禽、常規水產基本供給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草食牧業、高效漁業,推動種養結合,推進循環養殖,在提高效益和保護環境上有新作為。依托龍頭企業、特色園區、優勢專業合作社,集成資金、技術、管理,培育一批產品質量高、市場效益好、綜合實力強的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新品牌方面,根據商事制度改革和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要求,支持企業推進品牌創建,打造一批跨區域、有影響的知名品牌,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品牌影響力。堅持需求導向,主動適應人們生活方式、消費習慣的變化,積極發展“生態+”“旅游+”,加快推進產業融合,拉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把發展精細養殖業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切實提高農民收入。在生產方面,重視綠色優勢、品質優勢、特色優勢、品牌優勢,實現“養得好”。在流通銷售方面,加快與互聯網的融合,拓展銷售渠道,做到“賣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