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伴著清爽的海風,威海人才協會產業博士聯誼會一行12人走進榮成,開啟體驗創新發展之旅。
9月3日,博聯會一行先后來到榮成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海洋高新技術孵化中心、泰祥集團泰斗健康產業園、達因藥業交流考察,并走進郭永懷紀念館參觀,從中感受當下科技創新、產業轉型的時代脈搏。
搭平臺
唱響創新時代強音
當天上午,博聯會第一站來到威海(榮成)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海洋高新技術孵化中心。一行人剛下車,一股特屬于大海的味道撲面而來。
走進孵化中心展廳,只見展廳內陳列著一排排國內海洋領域高新技術產品,既有好當家軟膠囊、刺參粘多糖顆粒等特色產品,又有水產微生態制劑、斑節對蝦全人工繁育技術等海洋生物技術展示,還有深海調查型水下機器人、船舶綜合自動化系統等海洋裝備系列成果。這讓前來參觀的博士眼前一亮。
“榮成在海洋高新技術研發與應用領域走在前列,這些新技術、新設備以及成果展示讓我們感受到了發展的蓬勃力量。孵化中心這一平臺的搭建為技術創新研發打下基礎。”來自哈工大(威海)船舶學院的于昌利博士感慨道。
“每一個沒有激情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寫在慧谷創客空間宣傳欄上的這句話格外引人注意,它道出了每個懷揣夢想的創業者的心聲。
海洋高新技術孵化中心包括孵化基地、中試基地、創客空間三個功能區。博聯會一行來到正在建設中的部分功能區參觀。預計中心投入使用后可為更多創新創業人才搭建科研平臺。
當了解到中心將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智庫服務管理、從國內邀請高端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博士們感到非常振奮:“高層次人才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重視人才才能打好占據科研創新的陣地戰。”
求突破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作為創新主體,企業應順應時勢,轉型發展。到泰祥集團參觀時,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堅持國內標準高于國際標準,實現食品的安全可追溯,用質量贏得大眾的信任。
“這是我第一次到泰祥集團泰斗健康產業園參觀,看到了企業在轉型升級、堅守行業標準化以及利用電商平臺、開展外貿等多個方面尋求突破的堅定信心和決心。作為傳統食品企業,泰祥集團在產業模式上大膽創新,將食品與先進技術相結合,非常值得借鑒和學習。”博聯會會長王仕瑋說。
看到泰祥集團利用微信平臺開發微營銷市場,不少博士現場掃碼關注。
“作為本土知名品牌,企業尋求各種路徑,主動利用電商來營銷,并通過人人可以做店主的方式,讓更多創業者加入創業團隊。”叢日剛博士說。
因本次博聯會參觀成員中部分博士從事藥品研發,本次行程選了達因藥業作為參觀點。在實地觀摩了達因藥業實驗室研發、生產車間以及倉儲等各環節后,博士們看到了企業在自動化應用和全鏈條研發方面的優勢。
“達因藥業的研發、應用與生產整個鏈條是連在一起的,這更有利于產品研發更精準、更細致,尤其是企業在兒童用藥方面的知名度,值得我們學習。”迪沙藥業博士苗華明說。
重傳承
發揮人才支撐力量
說起此行最令人難忘的地方,博聯會很多成員表示是最后一站——郭永懷事跡陳列館。在這里,他們真切體會到了一種精神叫做為國奉獻。
位于榮成市博物館一層展廳的郭永懷事跡陳列館,是紀念我國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院士的紅色教育主題展館。作為民族復興教育基地,陳列館講述了郭永懷的感人故事。
很多人聽說過郭永懷,但很少人知道他就是榮成人。作為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遠赴國外求學,又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毅然回國,最終為國家航空航天事業奉獻了一生。當講解員講到郭永懷在飛機失事那一刻,用身體保護住了關鍵研發數據資料時,現場參觀的人忍不住哽咽:“這該是怎樣的一種奉獻精神!”
“郭永懷在艱難的條件下刻苦鉆研,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作為年輕的科研工作者,我們更要將這種精神帶到工作中,做好傳承與弘揚。”王仕瑋博士說。
參加本次博聯會的會員來自全市各行各業,博士們在互動交流中開拓視野,在觀摩學習中感受創新創業的激情,對各自研究領域有所啟發。他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觀摩,感受到了責任之重,時代發展需要創新,科研人員更要為企業轉型發展奉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