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鄂爾多斯市委、市政府主動適應新形勢,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逐步改善生態環境,全市經濟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為“十三五”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地區生產總值由2643.2億元增加到4226.1億元,年均增長10.6%,增速高于全區0.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2.8個百分點。人均GDP超過20萬元,已突破3萬美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由239億元增加到445.9億元,年均增長13.3%,占GDP比重由9%提高到10.6%。
產業結構更加合理。五年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3.8%、12.3%和8.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3:56.8:40.9,其中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1.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2.3個百分點。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我市努力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空氣質量優良率達83.4%。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1027萬畝,完成林業生態建設1005萬畝,生態自然恢復區2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26.5%,比五年前提高3.5個百分點,植被覆蓋率穩定在70%以上,成功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五年來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6.6%,降幅超目標任務0.6個百分點,年均下降4.3%。
非公經濟蓬勃發展。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2980億元,增長8.6%,占GDP比重70.5%;非公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94.4億元,增長8.2%,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58.3%;非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8億元,增長9.7%,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非公經濟創造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85%以上;城鎮非公有制經濟吸納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60%。
縣域實力顯著增強。縣域生產總值占全市GDP比重達77.4%;縣域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82%;縣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1.2%;縣域公共財政收入占全市公共財政收入的60.4%。在2015年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全區只有我市的準旗和伊旗入圍,分別位列第16名和第53名。我市準旗、伊旗、達旗、鄂旗、烏審旗5個旗區經濟總量進入全區縣域經濟前十位。
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五年來全市累計完成民生支出2063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0%;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7732元和14420元,年均增長分別為10.7%和11.7%;平均每百戶居民擁有家用汽車61輛,計算機接入互聯網率超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