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市工程,不斷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為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目前,全市人才總量約80萬人,占自治區人才總量的1/3左右。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鄔軍軍說,“近年來,我市制定了《包頭市推進人才強市工程實施意見》及配套政策,加大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選拔力度,剛性引進大量高層次人才。建成多個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推進與國內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走出了一條人才助推傳統產業升級的新路子。”
但是,人才發展不足仍是制約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還不能滿足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對此,與會代表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艾榮代表說,要“加強民族教育師資隊伍和人才建設。”關鐵漢代表說,“建議加強對全市現有人才培育,創新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打造一支高素質、懂技術、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郝喜紅代表也建議,“在人才引進方面多做工作,加強本地人才培養。”
可喜的是,對人才的迫切渴望將在今后五年得到有效解決。《報告》提出,今后五年將“大力推進‘草原英才’、‘鹿城英才’工程和‘大學生集聚計劃’,培育引進發展急需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引進領軍人才500名,壯大了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
今年以來,我市出臺了關于實施“包頭大學生集聚計劃”的若干意見,從2016年起的五年內,采取創業帶動、產業集聚、黨政選聘、服務促進、待遇吸引等措施,集聚市內外大學生20萬人左右。今后,我市將以產業優勢構筑人才優勢,以人才優勢塑造產業優勢,為全面建成更高質量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鄔軍軍告訴記者,今后我市“將堅持以用好用活人才為核心,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進改革創新,完善并實施各項人才政策。推進大學生集聚計劃,以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為導向,吸引大學生來包就業創業。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到‘十三五’末,全市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達到8萬人,高技能人才18萬人,建成區域性創新創業中心。”
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方立說,“《報告》中關于科技人才和創新人才的內容份量很重。創新驅動、科技引領,打造區域性創新創業中心,都離不開人才。”
方立告訴記者,“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科技人才創新創業,今年我市出臺了《包頭市關于鼓勵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此外,一份“關于集聚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的意見”也正在醞釀中。“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創新人才和團隊培養力度,在鞏固數量的基礎上,提升人才質量。”方立說。
各項事業的發展,歸根到底靠人才。近年來,我市文藝精品層出不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化人才的貢獻。這五年來,我市文化人才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文化的競爭主要是文化人才的競爭,只有在文化人才隊伍上形成優勢,才能在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藝創作等文化發展方面具有競爭力。《報告》提出,“堅定不移促進文化繁榮,加快文化強市建設。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挖掘城市文化底蘊,實施文化強市戰略,不斷提升文化實力。”
今后五年,我市將“實施領軍人物塑造工程和文藝新秀培養工程,打造德藝雙馨的文藝人才隊伍。”為我市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