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管理信息化的現狀認識
認識是第一位的,沒有認識提高就不可能產生行動上的積極性,當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管理創新的滯后,已上升為企業導入信息化技術與手段的主要矛盾。從總體上來說,計算機信息化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企業舊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企業組織結構,愈來愈難以適應信息化發展要求。ERP、MRP/MRPⅡ等與企業核心業務流程密切關聯的企業資源管理綜合系統的應用推進,必然引發碰撞和變革需求。
2、企業管理信息化的緊迫性
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是經濟增長方式從速度型、粗放型向集約型轉換的要求,我國正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面臨著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要求。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企業面臨的是全球化、數字化的無國界的競爭,總的來說,企業目前整體素質還比較低,核心技術缺乏,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引入新的管理思想和現代化管理手段,進行管理信息化改造,推行管理信息化系統,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迅速與國際市場接軌,已成為我國企業刻不容緩的任務。
“為用戶提供最滿意的產品”一直都是企業管理的質量核心追求,很多企業管理者們提出“追求精細化的質量管理,奉行高標準的產品品質”為企業的目標。全面實施從以產品生產為中心的經營策略向以質量、用戶為中心的經營策略的轉變過程。企業采用無形價值鏈和有形價值鏈相結合及良性互動雙維度動作模式,逐步形成了獨具企業特色的質量管理框架。現代企業要以信息化建設為出發點,建立以信息中心、信息子中心、信息站、信息子站虛擬的信息傳遞組織機構與實際職能部門的無縫結合為基礎的雙渠道傳遞模式。增加對信息性質分類、重要度分級、處理周期分段,使信息的傳遞過程更加完整、更加系統化、更加便捷化。促進企業內部縱向、橫向溝通,大大提高了問題處理效率。加強信息處理水平,建立高效的質量信息鏈,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3、全面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的可行性
目前,信息化在經濟管理中大力推進的內外部條件已基本具備。863/CIMS示范工程的推廣應用為計算機信息化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打下了良好基礎,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有很大一批企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擁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信息化的相關設備和雄厚的資金支持。在基礎設施方面,網絡技術應用已相當普遍,寬帶等通訊技術基礎已初具規模。軟件行業呈現健康有序的發展局面,為企業管理信息化創造了條件。加上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現在正是加快信息化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