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安全管理標準,構建安全管理基本框架
要熟悉掌握安全管理標準,對信息技術的安全管理標準要進行不斷深入,不能僅僅考慮到技術,而忽視了管理,反過來應該更重視管理,在國際上對安全管理研究的同時也推出了相關的國際標準,這里面就包括了一些安全管理的標準。在我們國家,也在制定相關的安全管理標準,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也是在組建完善,我們國家提出的關于《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等級劃分準則》中就明確了安全管理的標準,主要把信息安全劃分成以下幾個級別:首先是自主保護級;再次是系統審核保護級淇次是安全標記保護級;然后是結構化保護級;最后是訪問驗證保護級等五個安全程度不同的安全等級,這個5個安全級別也正是體現了對安全管理的奧心。通過上面說到的幾級標準,很多都提出了關于建立安全管理體系的相關措施,所以,我們應該參考這些標準,構建適合保險企業的安全管理基本框架,對于企業的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應該研究新的標準,信息技術的建設不僅僅就是考慮技術,更多的要考慮安全的管理。
2、實現科學的安全管理
我們要實現科學的安全管理,不能不考慮影響隨意的進行信息管理,必須要考慮各個方面。保險企業的安全管理應該要以保險企業的安全為主,這里面包括了對基礎設施、操作規范等等,要進行全面的科學的安全管理。最基本的企業安全管理過程包括:采用科學化企業信息資產評估和風險分析模型法、設計完備的信息系統動態安全模型、建立科學的可實施安全策略、采取規范的安全防范措施、選用可靠穩定的安全產品、設計完善的安全評估標準和等級,實施經常有效的審核措施等等。
3、進行有效的安全風險評估
在搭建信息化建設平臺的時候,必須要執行安全風險的評估方案,沒有—個風險的評估是很難實行安全管理的,在安全風險洋估中要制定出風險的應對方案,從最大程度上保證信息化的安全,要最全面的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便于對突發問題的及時解決。
4、合理配置安全產品
對于評估出來的風險,做一些安全產品的配置來規避風險,比如說系統存在一些漏洞,這些漏洞很容易受病毒的攻擊,那么企業可以配置一些能夠定期更新的殺毒軟件和一些防火墻來防IE病毒的侵入。但是配置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合理,不能什么安全產品都去配置,要合理化,節約企業資源,要通過最優化的安全產品配置來達到企業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