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本地企業陸續啟動空中招聘,放出大量崗位招攬人才,湖北微模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所招聘的圖像算法工程師,更是開出百萬年薪。
2020年注定是艱難的一年。盡管新冠病毒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屬于短期沖擊,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的基本態勢,但開年這場“抗疫之戰”,對經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而這種影響在湖北,在武漢最為嚴重,最具破壞性。雖然在疫情期間,我們也得到全國兄弟省份的無私援助,感受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力量,但為了阻擊疫情,隔斷傳染,整個武漢,整個湖北,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價。不少中小企業經營艱難,很多在家隔離的員工,也面臨著失業的風險,大家都在擔心,挺過了疫情,是否能保住飯碗,挺過經濟低潮?
此時,政府搭臺、企業登場的空中招聘,在許多人仍在隔離的情況下,點亮了希望的光束,讓需要找工作的人們看到機遇,也是對企業恢復生產,及時走上正軌的積極支持。尤其是在武漢,在當下這個最困難的時候,仍有企業釋放大量崗位,開出有吸引力的高薪,對于整個社會的信心也是一種鼓舞。畢竟,就業是民生之本,只有穩住了大家的“飯碗”,才能凝心聚力,創造奇跡。
事實上,在這一場疫情來襲之前,武漢已經連續多年發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和長期可持續發展驅動力,尤其是在通訊、互聯網、生物技術等高新領域,武漢提早布局,積極轉型,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實力。而在這場疫情之中,由于傳統的工業和消費服務受到沖擊,聚集少、靈活多變、可線上操作的新興經濟,反而呈現出活躍狀態,信息技術企業更是通過推出即時通訊、協同文檔、在線會議、云盤以及客戶管理、合同管理、員工培訓等多個產品和服務,助力社會各領域增速復工。因此,武漢雖然經歷了嚴峻的考驗,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要抓住機遇,不懼挑戰,人才是重要的武器,更是寶貴的財富。
此前,一些疫情風險較低的省份,為了盡快恢復企業生產經營,已經快馬加鞭,線上線下同時發力,開始了“搶人大戰”。武漢由于疫情防控任務艱巨,至今仍然處于嚴格的管控之中,但事急則緩,事緩則圓,在疫情防控局勢漸趨穩定的當下,無論是招攬人才,還是挖掘潛力,都應更多地著眼于本土,讓那些愿意留在武漢的人們,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讓此前“招才引智”的成果,在艱難時期發揮巨大效用;讓本土企業和人才實現積極的互動,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讓武漢重回熱鬧繁華的那一天早點到來。
越是歷經千難萬險,越能明白人心的珍貴。近日來,武漢早櫻飄落,江灘開放,火車站開始消毒,公交也開始上路,一切變化都在傳遞著復蘇的生機,人們都翹首盼望著武漢的重啟。而完成這一次至關重要的重啟,必須要留住的,是城市里的人們,必須要安定的,是經歷大難后的人心。唯有將穩就業視為重中之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才能為城市的重啟積蓄動力,才能讓與疫情作戰中所激發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化為重建家園、恢復生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