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外貿大省,整體經濟外貿依存度達49.5%,比全國高出10多個百分點;同時,浙江又是制造業大省,電子產品、汽摩配產品及五金機電產品等在國內乃至全球產業鏈中承擔著重要角色。
黨委政府:多措助力復工復產
加西貝拉是浙江省一家專門從事冰箱壓縮機的制造業企業,產品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的60多家冰箱制造企業。其生產的壓縮機屬于精密機電制造,由70多個零部件組成,配套企業140多家,其中加西貝拉處于產業鏈的核心位置。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西貝拉一度陷入了困境:用工難、運輸難、零部件供應難……在浙江省各級政府和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下,在企業自身的堅強努力下,從3月5日開始,總公司下屬的3家分公司10條生產線已全部復工復產,日產10萬臺壓縮機,產量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不僅如此,2月和3月,該公司的外貿訂單都增加了30%。在抗疫期間的艱難條件下,加西貝拉不僅迅速恢復了自身的產能,提高了外貿出口量,同時還激活了整條產業鏈,堪稱浙江復工復產進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浙江,像加西貝拉這樣處在產業鏈重要位置的制造業企業都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及各大金融機構的鼎力支持,其復工復產率接近100%。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早在2月中旬,浙江抗疫局面基本扭轉后,浙江就提出了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復工復產的“兩手”戰略,并且把對穩定國內外供應鏈具有重要意義的制造業企業列入首批復工復產名單,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通力合作,力保國內外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浙江省經營管理研究會秘書長張柏興一直關注著浙江制造業的產業鏈。他說,疫情耽誤的時間可以通過加班加點追回來,產量也可以通過提高生產效率補回來,但是產業鏈一旦斷了,那遭難的不是一家企業,甚至可能倒下一片企業,損失不可估量。
制造業復工復產,最大的困難是用工難。浙江是用工大省,每年要從外省引入三四千萬務工人員。2月中旬,浙江復工復產一啟動,企業普遍因為員工返鄉過年被困在老家而束手無策。先是從杭州、紹興開始,繼而全省各市紛紛效仿,由政府出資,包下專機、專列,或由政府相關部門干部帶隊,開著大巴,千里奔襲,接回遍布在全國各地的企業員工。浙江成了全國最早由政府買單包專機、專列、租大巴直接到勞務輸出地迎接務工人員的省份。
復工復產伊始,如何精準防控疫情是企業普遍面臨的另一個難題。為對來自風險等級不同地區的務工人員實現有效管控,杭州在浙江率先推出了紅、黃、綠三個管控等級的健康碼。這個借助支付寶平臺的健康碼依靠大數據手段,對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員進行了精準分類管控,為企業安全用工提供了保障。由杭州發明的健康碼迅速推廣到浙江全省,并經國家有關部門推薦,目前已在全國普遍實行。
浙江民營經濟發達,小微企業為數眾多,許多小微企業都是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一顆鏈子。針對小微企業在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浙江及時出臺了15條措施,涉及用工、防疫、融資、為企業減負等方方面面,為小微企業破解復工復產的困難。同時,浙江還號召各級政府和全體機關干部深化“三服務”“破七難”活動,通過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三服務”活動,破解企業用工難、審批難、運輸難、資金周轉難等一系列問題。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浙江省各級政府紛紛向重點企業、規上企業,特別是居于產業鏈重要位置的制造業企業派駐健康指導員、幫扶專員,現場為企業排憂解難;有的市及縣(市、區)針對各個企業不同的困難,制定了一企一策的針對性幫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