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市政府及分管市領導的全力指導支持下,在廣州市商務委與越秀區政府全程督導下,11月25日(星期五)下午廣州專業市場商會在廣州越秀區站南路白馬服裝市場一樓多功能廳隆重舉辦《廣州專業市場公共服務平臺發布會》。本次發布會以“重塑新商脈·共建新批發”為主題,系統性展示推介了廣州專業市場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背景、意義、功能規劃和發展戰略目標,旨在表達順應技術進步趨勢,深入推進“互聯網+流通”的行動計劃,加強新技術應用,創新產業服務模式,從建設產業服務支撐體系入手,在政府引導、誠信帶動、市場驅動下,創新打造專業市場產業的新秩序和新生態。同時,借此次發布會,擴大行業對平臺的認知和應用,向行業、社會各界傳達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在加快內貿流通體制改革創新及應對流通效率低、成本高、環境差、供需結構錯配等問題上的作用與意義。
無論白天或黑夜,無論你身處何方,只要登錄互聯網,就能及時了解廣州商情,一站式查詢。自從2015 年 9 月廣州成為我國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城市后,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在廣州市政府指導及廣州市商務委支持下,由廣州市越秀區試點推動、廣州專業市場商會組織運作的廣州專業市場公共服務平臺于11月25日正式上線。
據介紹,廣州專業市場公共服務平臺首期將提供一站式政務服務、數據挖掘與誠信溯源、一站式 O2O 產業服務平臺、全球供應鏈采購信息配對、招商租賃與項目培育、商情監測與指數發布等服務內容。專家指出,平臺通過互聯網+可解決老城區專業市場面臨的交通、物流、安全、信息不對稱、交易受時空限制等諸多痛點,為廣州國際商貿中心建設再添一創新元素。
上下求索!造平臺推動專業市場轉型
2015 年 9 月,國家確定了廣州等九個城市作為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城市。
借著這股東風,2016 年年初,按照內貿流通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具體任務,結合“互聯網+流通”的要求,廣州市決定通過市區共建方式,通過行業商會,聯合各界力量科學打造可復制推廣并服務全廣州的專業市場公共服務平臺,以推動全市傳統專業市場的轉型升級。
這是一個怎樣的平臺呢?根據專業市場行業發展特點和實際,經過政府部門、相關專家與行業人員多輪調研論證,項目最終選定移動互聯網的平臺應用,以政府政策引導、行業誠信帶動、市場驅動主導為一體,以為根基,以服務為本源,以平臺為窗口,打造一站式綜合性開放性產業服務的 O2O 平臺。
平臺架構 由公共(信息)服務子平臺、產業服務運營子平臺、交易(支付)子平臺(若干)組成。其中:公共(信息)服務子平臺是由政府引導,對專業市場政策政務信息、 政務辦理和數據歸口管理的平臺;產業服務運營子平臺是由行業互律帶動,以各種共性服務的應用搭建產業鏈協同的線上作業平臺;交易(支付)子平臺是由市場主導建設,針對各自行業特點和商業模式創新構建的若干交易信息服務平臺。
飲頭啖湯!越秀區成平臺建設試點區
按照計劃,廣州專業市場公共服務平臺最終將覆蓋全廣州專業市場以及約 40 萬個市場商戶。由于越秀區專業市場數量占全市三分之一(272 個),且覆蓋 30 多個行業,門類齊全,產業基礎扎實,影響力大,產業轉型升級意愿強烈,同時越秀區政府積極謀劃,創新推出系列促進行業發展措施,成效顯著。因此確定越秀區為專業市場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首個試點區。
平臺非一日能建成,據介紹,平臺第一年主要實現平臺框架的構建以及基礎應用;第二年目標實現以產業服務創新項目為重要內容,帶動服務流程以及服務模式創新;第三年目標實現平臺在全行業得到推廣應用,提升服務的精細度及專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