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文成縣中小學教師迎來了一場家門口的思想盛宴——由溫州市教育局組織,57位特級教師、34位名優教師齊聚文成,手把手、面對面根據當地需求與一線教師進行交流。這是一場市級范圍內教師規格最高、人數最多、內容最豐富的送教活動,不僅集中展現了我市特級教師的教學智慧、名師風采,更根據當地一線教師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從不同角度深入淺出地開展研討活動,啟迪當地教師去思考“我該怎么做?”“怎樣去超越?”,很好地起到了引領、示范、輻射作用,受到了文成教師的集體熱烈歡迎。
在教育界,衡量一個老師上課好不好,專業素養夠不夠硬,“特級教師”無疑是最高的評價。而一所城市師資力量是否雄厚,特級教師亦是一種標桿和富礦。目前,我市在職特級教師89人,在最近一批浙江省特級教師評選中,“高中”39人,占全省的七分之一強。如何最大程度發揮特級教師的領頭雁作用,提升特級教師群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一直是擺在各地教育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而此次送教下鄉到文成,除公出等特殊原因外,我市在職特級教師集體亮相,無疑為發揮特級教師這一群體的輻射引領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嘗試。
如此高規格高效率的送教下鄉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也顯示了我市教育部門充分發揮特級教師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市域內均衡優質教育資源的決心和行動力。我市自2006年成立特級教師協會以來,不僅拓寬渠道為在職特級教師的第二次專業成長提供平臺,更注重發揮特級教師群體作為師德的楷模、教學的專家、科研的能手的輻射作用。市教育局組織市特級教師協會、市名師辦開展各種形式的送教下鄉,與一線教師互相交流專業成長,還舉行100期“溫州市名師大講堂”,通過講座的形式向全市學校網絡視頻直播,并制作成光盤免費提供給農村薄弱學校,每期受益人數近萬人。隨著形勢的變化,市教育局還不斷推出“校長講壇”“名師答疑工作室”“千名骨干入社區”“名師智庫”……這一系列舉措充分發揮了信息技術的跨時空功能,讓特級教師的優質資源惠及更多基層教師。
與此同時,自2012年起我市面向農村和薄弱學校分4批建立了100個名師工作站,其中義務教育階段的名師工作站達74個,包括144個名師工作室,覆蓋全市所有縣市區,招收義務教育階段骨干教師1500多名。走向“田間地頭”的名師工作站(室),也因此被稱為實現義務教育師資優質均衡的“及時雨”。
發揮特級教師的引領作用,構建骨干教師成長梯隊,從“輸血”向“造血”功能的轉變等,我市教育部門不斷創新機制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讓奮斗在基層和農村的教師們切切實實享受到了專業的關懷和幫助,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指導和服務,亦為溫州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