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政協傳媒出版界別的委員,李東東近年參加了新聞出版界別的政協委員在全國范圍內關于媒體融合發展情況的多次調研,并就如何加快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作大會發言和提交提案。發言包括了四個方面的對策建議:
一是要解決內容資源、版權保護問題,以鞏固融合發展根基;二是改革滯后的體制機制,以增強融合發展動力;三是創新媒體管理思路和方式,以提供融合發展保障;四是構建媒體健康發展良性生態圈,以彰顯融合發展的活力。
李東東表示,近年來媒體融合創新實踐不斷,傳統媒體轉型升級有很多成功例子。本屆中國傳媒年會以“實踐推動轉型,示范引領融合”為主題,很有針對性和前瞻性,讓她對年會充滿期待,也希望為從業者提供幾點想法:
第一,充分認識媒體融合的戰略意義,把握最佳發展的機遇期。推進媒體融合,不僅是傳媒發展的需要,更是堅守輿論陣地 重塑主流價值權威性的要求。傳媒機構和傳媒從業者要從這一高度充分認識媒體融合的意義,不能把它當作無奈選擇,而應該將之視為歷史責任。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媒體融合,使之也面對重要發展機遇。傳媒機構和傳媒從業者要把握好這一機遇,積極主動加入媒體融合實踐,大膽探索媒體融合路徑,讓媒體融合早日取得實質性發展。
第二、深刻認識媒體融合的內涵,著眼全方位的系統轉型。對媒體融合的認識不能流于表面。在許多傳統媒體人眼中,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就是傳統媒體加新媒體平臺,在當前的發展中,不少傳統媒體就是和互聯網的簡單嫁接,只是進行數據化轉場,沒有從內容、渠道、人才、模式等方面進行深度改革,自然效果不明顯。不僅沒有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還造成資金資源浪費,更為重要的是發展時機的耽擱和話語權的旁落。
國內外媒體融合的實踐表明,媒體融合不是簡單的平臺相加,是系統性的融合相融。媒體融合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不斷演進的過程。要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從新聞運作模式、生產方式、操作手法進行根本創新,必須從產品內容、表現形式、生產流程進行系統變革,必須從組織機制、 盈利模式進行綜合轉型。
第三,積極探索媒體融合發展的規律,以先進典型示范引領融合發展。媒體融合發展是沒有先例可循的事業,探索媒體融合規律注定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和相應的代價。一些成功案例將提供有益參考和借鑒。近年來,一些傳統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管理、經營等方面融合,傳媒 加互聯網 傳媒加金融 傳媒加服務業的新模式不斷顯現,涌現出一批發展成績顯著的典型。
如上海報業集團、浙報傳媒集團、華文投資傳媒集團等,其中浙江華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數字出版 、動漫等新業態業務收入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都超過10%。浙報傳媒集團的數字出版等新業態業務收入已經超過傳統報刊。這些融合發展的成功典型必將對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起到巨大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第四,充分認識技術在融合發展中的應用,堅持技術驅動。要善于發現與學習前沿新技術。傳統媒體在融合發展中,要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的趨勢,加快對、云計算、無人機航拍、寫稿機器人等新技術在融合發展中的應用。
第五,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加強全媒體媒體人才培養。在融合發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在傳統媒體中培養出來的采編經營人才很難適應新媒體需要。而高校傳媒教育往往是重理論輕實踐。應對之策一方面要加快轉型培訓,另一方面高校傳媒教育要加強學生對新媒體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與培養,努力造就一批適應融媒體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