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電 成都市政府日前出臺了《關于加強市場監管優化市場環境促進消費的意見》(簡稱《意見》),從消費能力提振、消費市場繁榮、消費環境優化和消費市場監管4個方面提出了28條措施。12日,成都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意見》進行了解讀。
記者注意到,成都這次出臺的《意見》,首先在增強消費市場動能提升消費信心方面提出了系列措施,其重點是穩定居民收入預期,降低支出預期,增強居民消費信心。
成都市人社局副局長張鐘慶介紹,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具體措施包括進一步健全完善最低工資調整和最低工資標準的評估機制;堅持以非公有制企業為重點,全面推進集體合同制度實施計劃;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和增加離休費等。
在消費環境建設方面,《意見》重在結合“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整體市場環境,激發消費活力。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工商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個人信息進行保護,各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加強配合,確實把消費者信息保護落到實處。”成都市工商局副局長熊超表示,針對目前網上購物泄露個人信息的情況,《意見》提出要保障消費者信息安全,開展聯合執法查處倒買倒賣、故意泄露消費者信息和大量發送商業性信息擾民等違法行為。
在擴大消費需求方面,《意見》的重點是需求側和供給側兩端發力。需求側主要是擴大康養消費、文化旅游消費,綠色消費、信息消費等領域的需求;供給側主要是優化品質消費供給、農村消費供給、消費設施供給、服務人才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