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州大學城衛星城在順德北部片區啟動,這是對該地區發展短板的一次補缺。
縱觀順德北部三鎮,暫沒有一所普通高校與高職院校,只有以技能型人才為主的三所職業技術學校。當前三所職業技術學校培養的人才,更多滿足企業生產車間、現代服務的基本操作需求而北部片區的人才培養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較難匹配。
去年,順德區委、區政府確立了“開放引領、創新驅動”的總體戰略,對內統籌“北部、東部、西南”三大片區,打破鎮街背靠背的發展局面,對外以基礎設施為紐帶,強化區域合作,推動順德融入珠三角都市圈核心區。
到今年上半年,順德區全體人大代表更以表決的方式,一致通過《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北部片區建設的報告》,這份報告在繼續統籌實施“三大片區”戰略基礎上,率先指明將北部片區打造成珠三角城市群中人才與資本聚集的洼地,為全區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為何要將人才作為順德北部片區發展的資本?在珠三角一體化、廣東建設全國創新驅動示范區的大前提下,人才不僅是順德北部片區的發展要求,更是順德能否贏在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順德區和佛山市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
今年有一組數據令人驚訝,順德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認定兩批796名高層次人才當中,70%以上的人才來自美的集團。如今美的集團擁有博士學位人才數量超過200人,而樂從全鎮只有10人,這10人中還有8人集中于云天生物醫藥產業創新中心這一初創型高科技企業。曾經依靠商貿業在中國鎮域經濟圈崛起的樂從鎮,家具、鋼鐵與塑料市場內的人才學歷還普遍以中專、大專為主,較難承擔起樂從鎮轉型升級、打造國家級特色小鎮的重任。
順德此次下重金建人才公寓,費心血搭建投融資平臺,把廣佛兩地14所高校匯聚于廣州大學城衛星城,其用意是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最強大腦”。正如此前媒體的分析,大學城衛星城的建設是廣州這個華南創新的“最強大腦”,牽手佛山這個華南制造的“最強工匠”,推動國際創新要素從廣州輻射佛山并加速推動佛山成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