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職業教育再次引來全國矚目。在12月1日舉辦的2016中國幸福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正式發布《2016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衡量生態投入與人類發展》。其中,佛山現代職教體系因推動經濟發展成效顯著,被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良好實踐案例寫入報告。
報告指出,佛山職業教育順應產業發展需要,近年來成績突出,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目前,佛山共有職業學校43所,在校生超12萬;其中中職學校41所,含國家級示范性中職學校5所,國家級重點中職13所,省級重點中職12所; 就業率連續多年超96%;各類職業培訓年培訓量達35萬人次。佛山職業學校已成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陣地,未來勢必為佛山打造中國制造業創新中心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政校行企多元聯動
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一直被世界公認為其制造業長盛不衰的秘訣。而佛山的“現代學徒制”試點正是對德國“雙元制”的本土化改革,對學生而言,教室和車間都是課堂,學校教師和技術師傅都是導師,學生在“工學交替”下完成學業。招工即招生,學生學徒雙重身份,學生在獲取全日制專科文憑后便直接成為正式企業員工。目前,佛山職業技術學院7個專業17個班500多人已通過校企合作實現“現代學徒制”培養。
入職不到一個月,畢業于陳村職校的中職生陳仁浩,已成為世界陶瓷機械行業巨頭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里部分同期入職的本科畢業生的師傅,常教他們如何看圖紙、裝配電柜。
“通過現代學徒制培養出來的學生,具備行業需求的能力,并且能提前了解企業價值觀以及最新技術,畢業后不僅能快速上崗,對企業的認同感也高。”科達潔能人力資源負責人介紹,從2014年至今,陳村職校已有90多名現代學徒試點班的學生畢業后成為科達員工,其中更有不少從事大件加工類崗位,月薪8000元以上。這正是陳村職校與廣東科達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所起的良好效果。
在佛山,職校生的就業狀況一直是“風景這邊獨好”。由于辦學與產業緊密結合,佛山中職學校培養的學生供不應求,骨干、特色專業學生畢業兩年后月薪能達到5000元以上。順德梁銶琚職校數控專業畢業生,如機床和系統都能維修,月薪甚至達到8000~10000元。
這僅是佛山推進職教綜合改革成效的一個縮影。目前佛山還積極開展中職、高職、應用本科銜接貫通高技能人才培養試點,讓中職生可直升高職院校深造,高職生可通過“專插本”就讀本科,建立起高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近年來,全市共有35%的中職生借此升入高職院校,根據我市教育事業“十三五”規劃,中職畢業生高職以上升學率還將提高到50%以上,高質量確保職校生“就業有路、升學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