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聚·創”高端人才對接會在南海舉行。一大早從廣州過來的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許小姐告訴記者,盡管知道此次對接會要求應聘者有工作經驗,但她還是想盡力爭取到南海工作的機會。
在此次人才對接會上,34家南海創新創業企業提供了近100個工作崗位,吸引了近500名人才進場求職。南海區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海創周”為契機,南海以精準對接的服務方式,為南海的初創企業引進中高端人才。
參與此次對接會的企業以人才團隊企業、孵化器企業為主,輔以傳統企業龍頭、金融機構等,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IT、技術研發與管理、營銷策劃等。
“我來之前查了好多南海的資料,這些年越來越多的高科技企業入駐這里。我相信,未來南海的平臺會越來越大,機會越來越多;而且這個城市我也很喜歡,生活壓力比大都市小,但卻能享受到大都市的配套。大城環境,小城成本,無論是工作機會,還是生活配套、人文環境,南海都很吸引我。”做了10年船舶設計工作的應聘者樊明說。
“南海乃至佛山的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是本地的人才存量相對不足,因此吸引人才進駐佛山需要關注‘實效、精準和中高端’。”佛山定中機械有限公司的曾超表示,在對接會前,該公司就已經和主辦方進行了深度溝通,表達了對人才的需求,希望可以找到“既能接南海的地氣,又能符合公司需求的人”。
“此次邀約的企業大部分是初創型的新興科技企業,他們的人才需求相對較大。”南海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說,在對接會前兩個月,人才辦就開始與招聘企業溝通,了解企業初創期的困難,收集他們對應聘者的要求;然后結合智聯招聘的專業,經過多次篩選,最終預選了近500名匹配企業需求且有意愿來南海的應聘者參會。
“我們特別為南海的企業‘定制’了這場招聘。”智聯招聘佛山分公司總經理呂海介紹,此次參會的企業大部分是落戶在南海的海歸創業,崗位待遇較高、職位較高、要求也較高,參與對接的應聘人才一般要求是具有3—5年工作經驗的專業人才(非大學生);而且根據南海招才引才的政策,此次邀請參加對接的人才大多是南海以外、甚至是佛山以外的應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