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業態進入深刻轉變的當下,傳統旅游模式應該怎么轉變,如何從景點“單兵作戰”的狀態轉入全產業鏈融合發展?近日,記者跟隨國家旅游局“合肥全域旅游”專題報道組在合肥采訪發現,通過打造全域旅游,合肥正在深刻改變傳統旅游模式,通過規劃先行,標準化建設等一系列“組合拳”,合肥全域旅游一條全產業鏈正在形成。
就在幾天前,合肥市旅游局榮獲了2016“全國旅游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這項被人社部、國家旅游局共同授予的榮譽,不僅是對合肥旅游事業發展的肯定,也是對合肥積極探索、打造全域旅游的深入實踐的點贊。數據顯示,2015年,合肥市實現旅游總收入973.7億元,接待國內外游客7784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3%、19%。
一個需要關注的事實是,合肥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旅游城市,那么一個新興旅游城市是如何崛起,“彎道超車”的秘訣何在?其實早在年初,就有合肥政協委員提案,推動環巢湖國家旅游休閑區建設,謀劃周邊五縣市區旅游布局,形成風格各異、特色鮮明、相互配套、互為補充的全域旅游新格局。該提案馬上得到合肥市旅游局的高度重視,該局進一步強化市級旅游管理部門的統籌能力,打破縣市區行政壁壘,建立相互協調機制。加強全域資源整合,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各縣市區旅游開發相銜接,提高全域旅游整體合力。
而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就表示,在我國旅游發展的初級階段,主要是建景點、景區、飯店、賓館。然而旅游業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全民旅游和個人游、自駕游為主的全新階段,傳統的景點旅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大旅游發展的需要。他指出,2016年,我國旅游要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
所謂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在我國旅游發展進入新階段后,這種旅游模式無疑將進一步有效整合優勢旅游資源,打造新的旅游產業鏈,推動城市大發展。
打造全域旅游,堅持規劃先行
2015年8月,國家旅游局批復同意合肥創建環巢湖國家旅游休閑區,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旅游休閑區試點,旨在為全國旅游休閑區建設提供示范性、引領性、創新性經驗,為全域旅游建設探出一條新路。合肥市獲批建設后,成立了由市旅游局、市規劃局等部門組成的調研組,以全域旅游為導向,立即啟動了方案、規劃等的調研和制定工作。3月23日,在廣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環巢湖國家旅游休閑區工作方案》,結合合肥資源稟賦和特色,提出把環巢湖國家旅游休閑區建成“五個示范”,即建設“美麗中國生態旅游”、“中國古鎮名村文化旅游”、“中國研學旅游”、“國際休閑運動旅游”、“中國康體養生”示范區。5月20日和7月20日,面向全國開展了兩輪《總體規劃》公開招標,來自全國29家旅游規劃設計單位投標。
眼下,以環巢湖國家旅游休閑區為核心,縣區環城游憩帶為副中心,合肥正在全面打造鄉村旅游、旅游綜合體、風情小鎮、民俗特色村等全面發展的全域旅游格局。僅僅巢湖一市,今年預計接到國內外游客600萬人次,增18.6%,實現旅游收入22億元,增長19%。
位于廬江縣的冶父山景區,正按照大冶父山旅游規劃項目和5A景區的創建工作要求,以冶父山景區為核心,規劃民俗街區,豐富冶父山旅游業態,做深游客留夜文章。
同時打造自駕游基地(房車露營地)項目,在冶父山周圍建設集休閑、度假、房車基地為一體的旅游集散地,打造冶父山旅游新亮點。此外,建設戶外運動基地。在景點建設森林探險、水上自行車、真人CS拓展、兒童樂園,打造合肥地區最具吸引力的戶外運動基地。
景區服務執行標準化,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2014年8月,合肥被國家旅游局列為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兩年來,合肥市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地區工作標準》,制定了《旅行社標準化工作指南》、《合肥市內河游船服務規范》等10個地方標準,先后開展各類培訓700余場。
三河古鎮景區首創推出“誠信菜單”,對每份菜品和茶點統一標注了價格上限和計量下限,每份菜的食材和分量游客在餐桌上就一目了然,深得游客好評。目前“誠信菜單”在安徽全省進行推廣。
創新發展鄉村旅游新模式,帶動鄉村發展
在位于合肥巢湖經開區的“三瓜公社”里,“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標語十分醒目。目前,三瓜公社日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生物經濟實驗區健康養生年均接待30萬人次。
以前這個不起眼的小村落,正日漸成為旅游聚集地。同時,三瓜公社通過以電商為平臺,以“互聯網+三農”為實施路徑,以農特產品種養、生產加工、電商物流、餐飲住宿、休閑旅游為主,三產融合發展的“三瓜公社”新模式正在形成。
目前,三瓜公社員工90%以上都是本地居民和返鄉創業的年輕人,電商村的發展不但為村里人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也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創業。預計三瓜公社四個村改造完成并全部投入運營后,將直接提供就業崗位近2000個,可以有效帶動周邊的就業與創業。
同時,三瓜公社融合古巢文化元素建設美麗鄉村,對半湯古村落進行保護和修繕,對非物質遺產進行傳承和弘揚,將古村落的保護和美麗鄉村建設相融合,打造具有歷史記憶和地域特色的古村落,真正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著眼打造全域旅游,目前從半湯溫泉到郁金香高地再到三瓜公社,合巢經開區集民俗旅游、電商、新型農業為一體的鄉村生態經濟圈初具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