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消費市場對河鲀熱捧,食用河鲀漸成風尚,也讓河鲀養殖的規模悄然形成,據您了解,目前我省河鲀養殖的現狀如何?
福建養殖的河鲀以雙斑東方鲀和菊黃東方鲀為主。早在2000年,在出口市場的帶動下,我省河鲀養殖取得快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到2015年,全省河鲀養殖面積達10萬畝,養殖產量8000噸,產值超過10億元,成為我國南方河鲀養殖重要省份。漳浦縣是我省河鲀養殖的主要基地,規模占全省80%以上,其推廣發展的河鲀、斑節對蝦和花蛤等品種生態立體混養模式,在全國獨樹一幟,養殖效益顯著,每畝產值接近3.5萬元,每畝凈利潤達1.5萬元,目前河鲀養殖成為沿海地區致富的重要途徑。
目前,我省河鲀養殖已形成一定規模,在產業化發展現狀如何?
伴隨著養殖業的發展,河鲀加工取得突破,開發了凍河鲀、魚餃、魚丸、魚干、魚罐頭、膠原肽酒、魚皮低聚肽、精白低聚肽和化妝品等河鲀系列產品。我省養殖的河鲀約50%銷往江浙一帶。與河鲀養殖產業相關聯的種苗、技術服務、餌料供應、活魚與冰鮮魚運輸、配合飼料加工、漁業設施和出口貿易等得到快速發展,全產業鏈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僅漳浦佛曇鎮的美食一條街就擁有河鲀美食館20多家。
省海洋與漁業廳高度重視養殖河鲀的質量安全,近年來,持續組織開展省部級養殖河鲀毒素檢測,檢測結果表明,我省養殖的河鲀魚肌肉和皮中的毒素均系無毒級別。漳浦縣成立我省首個河鲀養殖協會,進一步加強行業管理,通過聘請國內權威專家,進行養殖河鲀專業培訓,從育苗、養殖、加工、宰殺處理等環節入手,推廣控毒無毒技術,同時實行河鲀餐飲業持證經營制度,制定了《養殖河鲀烹制安全守則》,要求所有持證從業人員烹制河鲀過程都必須嚴格按照標準流程執行。
我省養殖河鲀兩個主要品種此次未被列入有條件放開名錄的范圍中,作為主管部門將如何推動?
“開禁”通知,相當于政府制定的河鲀企業的準入門檻,按照要求,只有具備有河鲀加工設備和有專業分辨河鲀品種能力的技術人員,符合河鲀魚源基地的企業有經備案且建立完善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的河鲀魚源基地的企業,才可以按要求加工后進行銷售。此次“開禁”,雖然我省養殖河鲀兩個主要品種未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