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對提升貴州區域對外開放的整體功能和區域創新能力帶來新機遇。
對于省會貴陽,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獲批有什么重大意義?貴陽如何搶抓機遇,擴大對外開放、實現創新發展?對此,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表示,將按照“高端化、國際化、生態化、專業化”的要求,打造以為引領的技術推廣、流通交易、區域合作等支撐創新型中心城市建設的開放平臺,以平臺促開放,以開放聚資源,加快構建開放帶動、創新驅動的新格局。
按下機制創新“快進鍵”
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將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其中,體制機制創新為首要任務。
市發改委主任彭顯華說,貴陽將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立體開放體系,著力打造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主戰場;將建設金融中心、服務中心、創新中心和應用示范中心,打造產業集群,著力打造成內陸開放型經濟增長級;將有計劃、有層次、有步驟地梯度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著力打造成“一帶一路”重點戰略通道城市、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
市投促局局長黃成虹說,貴陽將從招商機制、項目服務機制以及人才服務機制上進行創新,推動開放要素聚集;將依托貴陽政務云平臺,整合全市政策、技術、人才、資本及市場等資源要素,搭建“貴陽市招商云”,構建包括信息資源庫、載體庫、項目庫等在內的網絡體系,促進產業要素與招商項目引進精準對接;將全面梳理項目報審材料目錄、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序,落實全程代辦服務,縮短審批周期,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行政審批和公共事宜服務;將建立招商引智聯動機制,建立招商引智需求信息庫并實行動態管理、建立招商引智對接平臺,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區等重點區域,精選招商引智項目和人才需求信息等,實現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資源在全市范圍內最大限度的流轉共享。
跑出區域開放“加速度”
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建設,需要加快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這對于貴州的經濟發展而言,是一次區域開放的“加速之旅”。
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韓勇說,經濟區將主動作為、奮發有為,從“關鍵四招”著手,在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中勇做“尖刀連”和“排頭兵”:建立健全以項目為導向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為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好的環境;嘗試發展市場采購貿易,積極引入世界500強企業;加快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加快國際貨物存儲等空港保稅物流設施建設,充分發揮“1+7”平臺特色優勢,促進整體對外開放能力;以創新為導向,重點從+航空服務、+總部經濟、+文化旅游、+綜合物流、+交通運輸、+自由貿易等方面進行謀篇布局,實現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
貴陽綜保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曾文平說,綜保區將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將建立更加便利快捷的通關環境、高度開放的經濟環境、具有與國際接軌的行政框架與管理體制,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橋頭堡”;將依托全省、全市產業重點、創新資源,重點建設服務創新型中心城市國際化的口岸、研發、金融、通關、貿易等平臺,打造創新型中心城市的“新引擎”;加快形成綠色發展的空間布局、產業格局、生產方式和制度體系,打造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的“國際化山地保稅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