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核心內涵和鮮明標志的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建設一個‘經濟強’的新無錫。這是無錫提出的發展新目標。
新年新思路
如何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激活創新基因、釋放創新動能?
“今后一個階段,全市科技工作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按照省、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強富美高’新無錫的總目標,對照年度工作目標任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核心戰略和產業強市主導戰略,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全市發展大局做貢獻。”無錫市科技局局長吳建亮說。
新年伊始,無錫形成了全市科技工作的新思路,推出了引導全社會創新創業的一系列新舉措,將重點圍繞六個方面開展: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全面貫徹落實《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按照市政府《關于深化市級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改革的意見》,加快現有各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的優化整合,加強項目實施的全流程監控,強化權力制約,突出對科技項目的監督管理和績效評價,著力提高科技資源配置使用效率。創新科技投入方式,統籌協調全社會科技研發資源,引領產業向高端前端攀升。積極推進科技計劃項目責任主體信用管理制度建設,發揮與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全面對接的力量,形成對科技計劃項目失信主體的有力威懾。
發揮示范區建設引領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的總體部署,圍繞“一區三核多特”重點,發揮無錫高新區、江陰高新區、宜興環科園和全市各類特色產業基地、科技園區和載體的主體功能,構建協同有序、優勢互補、科學高效的區域創新體系。主動對接國家和省發展規劃,全面落實國家科技創新政策,積極開展政策先行先試,加快推動相關經驗和做法向全市的推廣,發揮示范區建設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組織實施一批國家和省重大科技專項,推進“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和自主芯片的產業化和商業化運用,促進超算無錫中心逐步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發揮龍頭骨干企業和行業排頭兵企業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加快建設一批以企業為主體、國際一流的企業研發機構,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家,不斷推動我市相關產業創新能力的整體提升。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承擔各類科技項目,加速創新要素和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攻克一批制約我市重點產業領域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技術制高點,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800家。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和國際科技交流,引導境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圍繞企業需求,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提供成套解決方案,開展聯合攻關,輸送創新人才和創新成果,全市企業與國內外高校院所共建省級產學研校企聯盟累計達到900家。
提升科技服務能力水平。加快落實鼓勵科技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抵扣等的落實兌現,減輕企業科技創新的成本。扎實推進“眾創空間”建設,順應網絡時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要求,新增省級以上創客空間3家,加快構建面向人人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激發激活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大力發展科技中介服務,做強做大一批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努力實現孵化器內眾創空間全覆蓋,推進加速器建設,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創業孵化服務體系。加快“太湖人才”計劃創新創業項目產業化步伐,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要求,新增科技創業領軍人才企業50家以上,迅速儲備一批技術領先、前景廣闊、帶動力強、能夠支撐和帶動我市新一輪創新發展的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推動科技與金融更緊密融合,推進科技保險、專利權質押、科技風險補償等面向科技創新創業的金融創新產品,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上市企業集群。
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認真貫徹實施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省的意見》和市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市的實施意見》。推動知識產權整體質量提升,提高發明專利、PCT專利等高質量自主知識產權的比重。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推廣實施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推動企業將知識產權戰略融入自身發展戰略,增強運用知識產權戰略保護創新成果、拓展市場空間、提升競爭能力的水平。加大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力度,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兩法銜接”,開展知識產權預警分析和維權援助工作,加強對重點領域、產品、行業、產業的預警研究,暢通維權渠道,形成多元化的維權援助機制。
大力推進科技富民工程。加大科技興農力度,推進農業科技超市建設,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創新成果為農業領域的推廣和使用,努力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撐。加快在社會事業領域啟動一批科技示范項目,推動高新技術向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等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民生領域的滲透和擴散,使科技創新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