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注冊登記不用再跑多個部門,信譽良好的建筑施工企業不必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老百姓不用為插花考資格證書……隨著大連市簡政放權力度的不斷加大,從繁瑣的手續,到高額的涉企收費,再到“雞肋”的職業資格認定,不少都與我們揮手告別。
在今年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基本的內容就是推進簡政放權、加快結構性減稅。只有這些改革不斷推向縱深,才能真正激發出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大連通過簡政放權,減少創辦企業的制度性成本,讓老百姓辦事少跑腿,改革的“獲得感”得到了體現,從而激發了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大力削減行政權力是其中最大的亮點。近兩年,市政府先后分10批取消調整1611項行政職權,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通過簡政放權,一方面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事項都退出交給市場和社會,力破“中梗阻”,充分釋放市場、社會活力,激發動力;另一方面重點將企業投資、環境保護、城鄉建設、文教衛生等方面的管理權限、行政職權下放給基層政府,進一步理順市縣兩級政府權責關系,提高基層經濟自主發展及公共服務能力。
2015年7月,大連在全省率先公布市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對54個市直部門申報的5684項行政職權逐項論證,最終確定保留41個部門的3031項行政職權,精簡比例逾46%。同年11月,又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權責清單動態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清單動態管理機制,經動態調整,目前確定保留行政職權3069項。
去年,“旅順三澗堡通用機場”項目只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原先預計兩三年才能完成的審批,其申辦人、大連中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牟正壽深有感觸地說:“并聯審批讓我節省了兩年時間,少跑了1000多公里路。”我市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依托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積極探索投資項目并聯審批制,壓縮辦理時間,提高了監管效率和服務水平。市政府還出臺了《進一步促進投資增長十八條措施》,明確規定一律不得將企業經營自主權事項作為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前置條件,進一步修訂市政府投資項目核準目錄,縮小核準范圍。
2016年全市新登記各類企業32313戶,注冊資本349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8%和94.4%,平均每天新注冊企業上百家。這一成績得益于冗雜的商事制度的不斷改善。我市在2015年全面實施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基礎上,2016年再整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實現“五證合一、一照一碼”,企業注冊登記辦理由8天壓縮到3天以內。
全市清理規范各類職業資格,近兩年多來共取消了31項職業資格許可。目前大連可鑒定職業(工種)只剩36項。創業者、就業者和眾多轉崗人員不再為一紙“證書”而困擾。
全市范圍開展的涉企收費專項清理規范,讓企業減輕了負擔。十八大以來,全市取消18項、免征17項、減征5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據測算每年減輕企業負擔上億元;取消建設工程勞動保險費、對未發生過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信譽良好的建筑施工企業免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通過減少此類政府性保證金,每年減輕建筑領域企業負擔18億元;通過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按照“誰委托、誰付費”的原則對中介服務收費進行規范,據測算每年直接減輕申請人經濟負擔近6000萬元。
不斷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全面落實“營改增”和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稅收優惠政策,已累計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逾80億元,行政相對人切實體會到了改革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