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次人才代表、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張書彥在座談會上發言。
1月12日下午,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高層次人才和旁聽人員座談會舉行。來自東莞的10名高層次人才和55名旁聽人員,圍繞創新創業、基層文化建設、醫療、交通、教育等領域展開建言獻策,認為東莞要更好地吸引扶持人才創新創業,需要在多個層面進行闖關。
參加座談會的東莞市委副書記張科表示,一年一度的高層次人才和旁聽人員座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渠道,讓市政府有機會聽取高層次人才和基層的意見,對高層次人才和旁聽人員對市政府工作的長期支持和關心表示感謝。他說,下一步關鍵是要抓落實,對于涉及到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將交予有關部門積極研究落實解決。
1 問題:老辦法老制度管理新事物
建議:最緊迫是要破除體制障礙
高層次人才和旁聽人員座談會已經連續舉辦七個年頭。參加會議的10名高層次人才代表,既有新面孔,也有老面孔;既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部省級工程技術類專家,也有省特支計劃青年文化英才以及東莞市領軍人才等。
座談會一開始,與會人員便緊緊圍繞創新創業、人才引進等話題展開討論。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讓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起來,”高層次人才代表、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張書彥表示,作為民辦非企業性質的新型研發機構,建設資金由政府資助,但沒有專門的制度,相關部門只能按管理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程序制度進行管理,用老辦法老制度來管理新事物、處理新問題,往往會阻礙到創新能力。
制度創新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方面,要保障鼓勵創新的政策得到落實,就必須要有支持創新的合理制度。針對這個現象,張書彥建議,政府支持創新的制度應及時順應新形勢、新業態的要求,給予創新實體相對寬松的自由探索、自主創新的空間,積極探索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高層次人才代表、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院長陳雷霆也談到新型研發機構在莞發展遇到的問題。他說,東莞是創新創業的沃土,地理位置好,產業鏈完善,有利于科技研發成果的轉化,但創新創業的文化意識比較欠缺,在營造氛圍上人需下功夫,拿出具體可行的措施來。
2 問題:招聘難成為擺在眼前的大問題
建議:做好配套建設和服務為莞留人才
新型研發機構需要大量技術人員的配合,但目前的現實情況是,東莞的高新技術領域缺乏重點院校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招聘難成為擺在眼前的大問題。
陳雷霆表示,如何支持在莞的新型研發機構吸引重點院校優秀畢業生到東莞就業創業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他建議,政府應該多想辦法,多給予政策傾斜。
張書彥也表示,從人才招聘和日常員工反饋發現,東莞的配套建設與服務跟不上人才的需求。她建議要進一步完善社保醫療體系,取消轉診制度,實現全市互通,并與深圳或周邊城市社保政策接軌,最好能實現莞深兩地社保的互通;進一步完善城市公交系統和鎮區間地鐵的建設,并增加城市互通(如東莞到深圳各區)大巴的接駁點等。政府應通過解決系列基礎設施配套和民生問題,為東莞吸引并留住人才。
張書彥還反映,目前東莞市區、松山湖的人才政策覆蓋并不均勻,引進一名應屆碩士畢業生,可領取生活補貼3—4萬元,引進一名經驗豐富的海外專家,卻只能享受柔性引才生活津貼2萬元。她希望市政府能充分考慮海外專家在國外的待遇和生活條件,進一步加大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政策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