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佛山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1月9日上午在佛山市政協大禮堂隆重開幕,并于1月11日上午圓滿閉幕。會議期間,佛山市政協完成換屆選舉,熊志翔接任楊曉光當選為新一屆佛山市政協主席。鄭燦儒、唐冬生、葛承書、駱毓林、朱華仙、萬志康、楊小晶當選市政協副主席,駱毓林當選市政協秘書長,馬志成等69名委員當選市政協常務委員。另外,截至11日上午11時止,大會提案組共收到以提案形式提交的意見146件,提案者296人次。
1月9日上午,十一屆市政協主席楊曉光向大會作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楊曉光代表十一屆市政協常委會對新一屆市政協工作提出建議,他說,未來五年是佛山邁向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五年,新一屆市政協的工作,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增強做好政協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認真履行政協職能,為佛山率先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獻計出力;要充分發揮政協優勢,廣泛凝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大力推進自身建設,不斷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
1月11日上午,新當選的十二屆市政協主席熊志翔在閉幕大會上發表講話。
他表示,將竭盡全力,努力團結十二屆市政協領導班子和政協機關全體同志,依靠市委的堅強領導,依靠上級政協的指導,依靠市人大、市政府和社會各界別的支持,依靠全體政協委員的共同努力,打造有為政協、特色政協、和諧政協。熊志翔希望,新當選的政協委員要加強學習,懂政協,會參政議政,履行好自己的職能。
佛山市委書記魯毅在政協開幕式上和各界別委員座談會上兩次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市政協為推動佛山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所做的大量工作,要求政協各級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認真履行職責,面對佛山市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將區位優勢轉化為區位責任,與黨委同心、同向、同行,為佛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
委員提案 逾四成關乎城市管理
會議期間,300多名政協委員圍繞關系佛山發展大計、社會民生等重要問題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截至11日上午11時止,大會提案組共收到以提案形式提交的意見146件,提案者296人次。經初步分類,提案中屬于經濟科技方面的30件,屬于城市管理方面的58件,屬于文教體衛方面的34件,屬于政法勞動、組織人事、統戰、社會保障方面的21件,其他3件。
魯毅表示,有這么一批優秀的社會各界人士對整個佛山社會經濟發展的全情投入,是佛山這座城市生生不息發展的巨大動力,接下來佛山將會變區位優勢為區位責任、發展優勢。
借助廣佛同城助推佛山產業升級
政協委員黃箭提出“廣佛同城,名牌大學、人才、產科研框架缺一不可”。針對如何借助廣州的“金融科技高地”優勢,來助推佛山本土產業升級,黃箭總結了幾點看法:1、從宏觀層面,構建廣佛產科研合作戰略框架,可利用“高校 高端研究所 龍頭企業”的模式,推動高新技術轉化;2、加大人才引進,構建人才引進良性循環平臺,制造一個可持續人才引進的鏈條;3、大力推進廣州名牌大學的引進,打造從佛山西站到廣州南站的創新走廊,建立佛山對接深圳創新平臺的高鐵示范區;4、借助高鐵站與深圳的空間距離縮小為契機,與千燈湖的金融高新區、三山新城的粵港澳高端服務業示范區形成佛山對接深圳的創新平臺,可與廣州大學城衛星城形成雙輪驅動。
魯毅聽取意見后表示,廣州市正在南沙規劃建設的新港口,已邀請佛山、中山共同建設,廣佛同城從道路對接到樞紐對接再到規劃對接,一步步深入發展,廣佛同城已經提升到廣佛同心一起打造珠三角城市群里的超級城市,一起參與世界產業資源配置、產業分工、產業競爭。
留人才要多建人才公寓
連續兩天的政協委員發言環節中,人才問題被多次提及。政協委員陳洪提出,要讓科技人才有事業感、成就感,對于科技人才來說,信任是最大的動力。他建議政府要通過給予信任和回報的方式,想辦法留住科技人才,或者通過柔性的方式留下,使科技人才為我所用,在短時間內產生“核聚變”。此外,政協委員游斌認為,要留住人才,歸屬感最為關鍵。他建議,政府可以在佛山高新區、中歐工業園等地方建設高層次人才公寓,解決高層次人才需求,讓他們有歸屬感和幸福感。
佛山市市長朱偉在回應中指出,佛山要多建人才公寓,由國有企業出資搭建租賃平臺,購買一批商品房,重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