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興慶區將堅持“招大引強、招高引新、招才引智”,圍繞做大做強總部經濟、商貿物流業、通航產業、電子商務等招商引資工作重點,積極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招商活動,
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嚴格執行縣級領導包項目、責任部門抓項目、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限時辦結等服務推進制度,主動與區、市相關部門協調,全力推進招商引資項目早簽約、早建成、早達效。
加快發展通航產業,進一步加大通航產業園招商引資(智)工作,積極對接重點通航企業,力爭早落地、早建設、早運營。同時,根據區
位優勢、戰略定位和發展重點,科學招商布局、項目建設,積極爭取世界及中國500強大項目在興慶區落地建設。加強先進制造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等項目的引進和實施。加大中車、一汽新能源汽車、匯川服裝出口制造基地等制造類項目的對接力度,進一步助推臥龍變壓器公司、青龍管業等龍頭工業企業擴大規模、轉型升級。進
一步加大引進商貿物流業、現代服務業項目,加快商貿物流帶的提檔升級。采取各種形式辦好節會、論壇和比賽,內外聯動,全力打造興慶區對內開放的新平臺和對外開放的新窗口。同時,把花卉產業作為現代農業的突破口,加速推進國際鮮花港、愛必達花卉產業示范園項目的推進,加快興慶區現代農業的發展。
縱觀2016年,在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下行的大趨勢下,全國房地產行業表現為:一線城市的依然保持了持續的高增長,大部分二線城市也表現出量價齊增,三線城市基本穩定。可以說房地產仍然是中國經
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銀川是最典型的三線城市,興慶區作為銀川經濟的領頭羊和發動機,正是在目前這種經濟形式下,房地產行業成為想要異軍突起的理想的投資區域。
從國家調控的方向來看,之前一刀切式的調控已經明顯不適合房地產行業,“控制一線,穩住二線,搞活三線”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以前面對國家一刀切式的調控措施,很多措施落實到三線城市會有一個時間差,大家還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但是在現如
今新的調控形勢下,沒有了一二線城市的緩沖時間,任何好事、壞事的發生都要比人們預料的要快的多得多,這樣的形勢是很急人的。
很多人都習慣于站在過去看現在或者是站在現在看過去,這些人都覺得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而如果我們站在現在看未來或站在未來看現在的話,房地產行業依然是具備創新、開放、共享精神的綠色經濟平臺,在中國城市化的步伐中仍然是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的,所以說形勢也是動人的。
現在我們需要的就是在這種形勢下,“直面挑戰,創造未來!”
2017年是廣州頤和集團在進入銀川10年之際,除了繼續增加項目上的投資外,我們也要轉變身份,從單純的地產開發企業向城市更新、城市經營企業轉變,以前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現在各地政府的臺子都搭的不錯了,企業也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企業不僅自己要唱好戲,還要協助政府把戲臺變成戲院,把戲院變成院線。
新模式+互聯網開創居家醫療養老新業態
——寧夏全天候智能居家養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炳彥
一邊是撲面而來的老齡化浪潮,一邊是“未富先老”的嚴峻現實。人口老齡化與養老問題已成為我國面臨的最重要的民生問題之一。
全天候智能居家醫療養老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加快醫養結合、居家養老等政策的號召,致力打造“互聯網+”“大養老”生態鏈,結合地區特點和自身優勢,打造老百姓能養的起的養老模式,構建沒有圍墻的養老機構。
通過充分整合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政府老飯桌資源,配備專業的營養師與廚師,配備先進的烹調設備,利用先進的流程管理與操作程序,從老年人的飲食習慣、營養需求著手,個性化定制老年人營養膳食。同時,
通過自主開發的全天候健康云平臺優勢,通過自主研發的全天候健康腕表實行生命數據365天全天24小時的“實時跟蹤與監測”,并于每月出具健康報告,依據報告如發現老人存在慢性疾病的風險,即為老人佩戴醫療級動態便攜監測設備,進一步進行24小時的監控并出具報告,以作為疾病診斷的重要依據;為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配備體位感應多功能護理床,依據需求安裝高清可視對講設備,全面采集此類老人生活狀態與養護養態;并能通過手機APP將上述所有數據與圖像與手機同步,方便醫師、子女、養護對象及時了解老人的各類監測數據。以上門服務為主要形式,為長者提供全方位優質養護服務。
2016年,集團已在康華社區、富華社區、星光華府、馨和苑、燕鴿湖等13個社區建立了社區服務站,為銀川市32100多名長者提供服務。其中,為銀川市長者義務咨詢達11000余人次,義診9600人次,康復理療6360人次,上門輸液1170人次,出診及巡診2660人次,并為160位半失能失智老年人進行醫養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