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口岸對北京市的低風險體外診斷試劑生產企業出口開展“智能審核”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已審核試點企業500余種產品,為企業節約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這是記者19日從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的。
北京市是我國重要的生物醫藥研發基地,所需微生物、血液及其制品、人體組織等特殊生物制品占全國進出口量的45%。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衛生處處長黃健華說,隨著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與之密切相關的出入境特殊物品檢疫監管工作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數據顯示,2016年該局完成出入境特殊物品衛生檢疫審批15325批次,貨值30.35億美元,同比增長9.4%。
據介紹,“智能審核”試點工作實行7乘24小時不間斷模式,關鍵過程“零等待”,同時做到嚴格監管,確保把關效能,為北京地區低風險相關企業出口提供了便利,最大限度服務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黃健華表示,未來“智能審核”工作將嘗試開拓進口企業。“按照 放管服 的要求, 智能審核 是一種趨勢,但生物制品不同一般商品,其有較高的風險,特殊物品的行政審批工作是一刻也不能放松的,對A、B級產品,還要做人工審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