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將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有效投資,形成較強帶動作用;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劃分為“一核五區多園”的空間布局……記者從近日召開的2017年南寧市發展和改革工作預備會暨縣域經濟發展座談會上獲悉,新的一年,全市發展改革系統加強重大政策制定、重大問題研究、重大創新謀劃、重大項目策劃推進,以新理念引領經濟新發展,力促我市重點領域迎來新動作、新發展,進一步增強經濟支撐能力。
精準有效 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投資力度
如何以新理念引領經濟新發展?會上要求,全市發展改革系統首先要發揮精準有效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把握好精準有效投資的方向,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創新投資項目工作機制,建立更加精細化、高效化、規范化的項目管理機制;加強項目融資,精打細算使用有限資金,努力突破創新、挖潛增效。
何為精準有效投資?“就是要做到以市場帶動投資,以市場帶動產業發展。”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釋說,2016年1—11月,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投資完成917.5億元,同比增長21.59%,占全市投資比重的28.27%,拉動全市投資增長9.07個百分點。因此今年我市將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兩大領域的有效投資,形成較強帶動作用,并做好基礎設施建設、民生項目、扶貧領域等項目保障工作,發揮其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今后還將研究相應課題,推進精準有效投資,引導社會投資,謀劃一批建設規模大、投資強度高、產業帶動強的項目,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推進改革 統籌推進各項重點領域改革任務
與此同時,我市還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各項重點領域改革任務,推動“放管服”向縱深發展;統籌好社會民生、生態建設、扶貧移民、糧食安全等工作,促進發展大局和諧穩定和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特別是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今后我市將從六個方面入手,一是著力研究制定南寧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抓好統籌協調,配合有關部門完善專項政策措施,促進“三去一降一補”各項工作上臺階、見成效;二是著力扶持企業革新技術裝備,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僵尸企業”清理處置;三是著力調整商品房供應結構,通過扶持創業創新、發展健康產業等途徑化解辦公、商業用房庫存過高的問題;四是著力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全面督查落實停、免、減收基金、稅費等政策,加大力度降低各項要素、各個環節成本;五是著力補齊短板,從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以及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著手,補上脫貧攻堅、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教育文化衛生供給等公共服務短板;
六是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重大水利、高標準農田、糖料蔗核心基地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以點帶面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開放合作 促進空港、無水港、內河港“三港”聯動
今年我市還將在交通項目上下足功夫。一方面,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大力申報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示范區試點城市,服務好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版建設;促進空港、無水港、內河港“三港”聯動,增強對外開放平臺功能,提高“南寧渠道”影響力。
目前空港、無水港、內河港“三港”已逐步實現空鐵聯運、公鐵聯運、公水聯運,今后規劃玉洞火車站,定位為貨運站,并促進“三港”聯動,基本以公路為銜接,逐步建立公、鐵、水、空四位一體的立體化交通格局,不同的貨物通過不同的運輸方式、不同的貨運站可實現快速地運進運出。同時,南寧市還將側重交通產業發展,加快打造形成軌道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等,并“借”邕江兩岸綜合整治推進的東風,逐步打造水上交通旅游產業。
另一方面,我市還將落實“雙核驅動”戰略,力爭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教育、交通、醫療衛生服務同城化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例如2017年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北部灣四城市將實行中考“同城化”等,加強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推動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大會戰決戰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