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大批博士、博士后等高級人才匯聚寧波,人才總量達到78.5萬人。這些引進的人才給寧波帶來了什么?在寧波的生活、工作、創業還稱心嗎?幾天來,商報記者對引進的各類人才走訪發現,隨著政府各項人才優惠政策的落實、企業人才觀念的增強,寧波正成為這些人才生活的家園、創業的樂園。
潘志軍:這是我最成功的選擇
3年前,當這位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的年輕博士踏上寧波之路時,他對自己的選擇心里有點忐忑。如今,面對記者的采訪,他很慶幸:“公司不僅解決了我生活上所有的后顧之憂,更重要的是給我提供了廣闊的事業平臺。我現在承擔兩個項目,其中一個項目的科研經費就有800多萬元?!?/p>
還沒畢業之前,潘志軍就收到了全國各地多家公司的邀請,2007年寧波高洽會期間,他應邀來甬,現場考察。
“當初,很多朋友聽說我想到寧波,都頗有微詞,說寧波是二線城市,房價太高,消費水平也處于全國前列,雖然工資高一點,但相比之下生活壓力要高很多?!?/p>
那時他也猶豫過,但公司的誠意和承諾打動了他,他終于作出了他認為是這一生中最成功的選擇。
2008年6月,他正式加盟寧波博威集團有限公司,從事有色金屬的研制開發。
公司雖然地處鄞州區云龍鎮,距離市區比較遠,但這絲毫沒影響他在寧波的生活和工作。公司在江東給他提供了一套兩室兩廳的房子。
潘先生來自湖南,博士畢業前,他的妻子和小孩都在老家生活。他一到寧波后,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就著手給他解決妻子的工作問題。
更令潘博士滿意的是,公司給他提供了廣闊的事業平臺,2008年他一到公司,公司就給他配備了助手,還安排了老專家給他做參謀。
兩個月后,以他為主的兩個攻關項目就“上馬”了。潘博士很興奮,“這樣的大手筆著實讓我沒料到,畢業不久就挑起了大梁,有了這樣的平臺,不愁干不出一番事來?!?/p>
如今,一個攻關項目已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目前正在進行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