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經濟是寧波經濟發展的最大優勢和重要增長點,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近年來,寧波在城市規模、經濟總量、服務功能等方面都邁上了新臺階,但“成長的煩惱”逐漸多了起來。在資源、環境、勞動力成本等制約因素加大的背景下,依靠資源等要素驅動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不靈了。
1月20日,在浙江兩會期間,浙江人大代表又一次選擇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站在十三五的起點為寧波開放經濟建言獻策,牢牢抓住經略海洋的機遇,以構建開放經濟為起點,筑實制造業先發優勢,打造新引擎,支撐和引領寧波經濟發展。
站位創新“風口”
筑實制造業先發優勢
“傳統產業可以不傳統!”浙江省人大代表、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主任俞雷在談及寧波制造業轉型升級時道出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傳統產業可用“+”的方式進行升級,例如“傳統產業+互聯網”、“傳統產業+自動化”。
俞雷表示,在新常態下,企業首先要適應新形勢、新環境,作為政府而言,就要做留住人才的環境,“我們要做的便是引進人才,讓他們去創新,然后政府把資源配置好、平臺搭建好,并引進相關的要素?!?/p>
的確,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生產方式,站位創新風口,寧波正筑實制造業先發優勢帶動開放經濟發展。
材料和裝備是制造業二次發展的核心。
浙江省人大代表、寧波大學教授楊麗華表示,寧波有很好的制造業基礎,而這便是寧波發展其他產業的底氣。
早年,寧波便看到了新材料中蘊藏的千億藍海。2004年,中科院寧波材料所“落戶”寧波;2013年,全球首條石墨烯規?;a線在寧波慈溪落成投產;同年,寧波新材料科技城拔地而起……新材料的漫溯生長,正逐漸勾勒出寧波的工業“新骨架”。
與此同時,寧波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正經歷著蛻變,并逐漸成長,已初步形成了一批高檔數控機床、電腦針織橫機、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儀器儀表等拳頭產品,在全國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