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岸堅持以六大產業基地為載體,下大力氣搭建平臺、完善載體、狠抓招商、優化服務,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實現“兩個一千”目標,即:引進培育電子信息企業累計達到1000戶,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企業:
“政府務實、高效、有遠見”
1月6日,記者走進重慶東方絲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絲路”)生產廠區,繁忙的景象撲面而來:偌大的生產車間內8條組裝線上全是工人忙碌的身影,8條從國外新引入的先進貼片機正高速運轉……看著這紅紅火火的生產車間,誰能想到,1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沉寂。
隨著沿海電子信息產業向內陸轉移的持續升溫,重慶備受投資者青睞。而南岸橫跨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區域交通運輸便捷,水路聯運優勢突出,加之重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強力帶動,南岸區產業發展優勢突出。
“南岸區委區政府所體現出的務實、高效、有遠見是吸引我們的主因。”談起投資落戶南岸,重慶東方絲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超給出極高評價。
王文超說,最初與南岸接洽時,招商團隊很實在,帶來了包括物流、稅收、裝修、人工補貼等豐厚的優惠政策“大禮包”。“目前近8萬平方米的廠房租金,3年內都是免租。”僅這一項優惠政策每年就為公司節約上百萬的成本。“當初的承諾都實打實地兌現,一份真誠深深打動了我們。”
感動接踵而至。
去年9月,東方絲路正式投產運營。運營之初,“工人緊缺”的問題把王文超急得團團轉。“沒有工人,無法完成訂單,公司將背上巨大損失。”令王文超沒想到的是,他的“煩惱”很快就得到解決。
當年11月,南岸區有關負責人走進東方絲路,了解企業發展狀況,聽取企業發展訴求,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政府辦事十分高效,一周之內就為企業招來近150名工人。”第二個沒想到,頓時讓王文超喜上眉梢。
王文超還坦言,南岸區產業發展不僅局限于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還將目光瞄準了打造移動終端產業、物聯網、車聯網、智能家居等未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極具優勢的方向,“十分有遠見。”這也是王文超看好南岸未來發展,選擇投資落戶南岸的又一主因。
現狀:
南岸電子信息產業邁入千億級大軍
南岸區移動終端產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認為,南岸吸引國內一流電子信息企業入駐,最大優勢并不是政策優勢,而是南岸區擁有完善的政務服務體系、三大國家級認證平臺和完整的產業鏈條。尤其是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西部分院、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西部分院等創新型平臺,對于手機生產企業的吸引力不可抗拒。
此外,為構建良好的發展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在助力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中,南岸區多個部門聯合社會單位共同參與,建立并不斷完善涵蓋政務、財稅金融、要素保障等內容的三大服務體系。
在南岸區舉全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背景下,2016年我區累計引進和培育品牌整機、方案設計、車載終端、智能家居、跨境電商等不同類型企業1000戶,包括品牌整機及零部件等配套企業突破160余戶,車載終端等車聯網企業突破100戶,跨境電商、總部結算等平臺企業突破100戶等。
除體量的增長,南岸區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也邁入千億級大軍。2016年,維沃等企業擴產,移動通信終端產值實現600億元、出貨量達到1.6億臺;以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為核心,依托中移物聯網等龍頭企業,初步形成包括平臺運營服務、硬件制造、系統集成、軟件開發在內的物聯網全產業鏈集聚發展態勢,產業收入達到400億元,成為西部地區物聯網產業集聚發展的主要載體等。統計顯示,2016年全區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