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福州產業發展?拿出哪些真金白銀引進高層次人才?如何補足職業教育短板,用“工匠精神”助力福州經濟跨越發展?本報邀請權威專家對不同政策“紅包”進行詳細解讀。
《關于加快產業發展的三條措施》
優秀創新平臺最高補助500萬元
1.支持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對新認定的國家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最高給予一次性補助500萬元;對新認定的省部共建重點(工程)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等, 給予一次性200萬元補助; 對科技企業孵化器, 經認定后給予一次性200萬元補助。
加快建設管理平臺和服務平臺,建設交換平臺和數據交易市場,爭取在健康醫療、智慧海洋、電子政務、航空航天、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領域形成國家級數據處理和備份中心。對每個平臺按照實際投資額的 30%給予補貼, 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2.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落地園區。
對新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實際到位資本金達5000萬元(含)以上的,依據產業水平和貢獻程度等情況,一次性給予500萬元落戶獎勵。
行業龍頭企業在園區內設立區域總部,根據企業需求 ,給予提供合計不超過50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和人才公寓,免租3年。
3.支持園區企業開發應用。
支持和鼓勵企業開發應用數據。對企業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億元(含)、2億元(含)、5億元(含)、10億元(含),分別給予200萬元獎勵,可超額累進。
三大政策扶持產業優惠多
市辦規劃組組長林端雄表示,產業作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優”的重要抓手,是 “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市辦在現有《關于促進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加快發展的九條措施》《關于促進 VR 產業加快發展的十條措施》 的基礎上,專門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產業發展的三條措施》。入園企業可在享受上述三條措施的同時, 還可享受其他相關優惠政策。對同一事項的獎勵, 按就高不重復的原則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