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才缺失”都是制約內蒙古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與發達地區相比,內蒙古在生活條件、創業環境、政策支持力度上都有較大差距,難以吸引優秀人才“落地生根”。為解決這一困境,2015年,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提出以鄉情作為紐帶的柔性引才計劃——“鴻雁行動”,鼓勵在區外工作的內蒙古籍高端人才通過兼職、講學、科研和技術合作、投資項目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參與家鄉建設。
黨委和政府搭臺,人才和企業唱戲。在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的牽頭指導下,“鴻雁行動”下設工業信息、農林牧漁、財經法律、文化教育、醫療衛生、旅游發展6個業務組,自治區政府六個廳局分別與6個業務組對接。自治區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進一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設立了“鴻雁行動”工作站,通過定期召開座談會、邀請在外人才回鄉考察等方式,宣傳介紹自治區的投資環境和優惠政策。通過這個平臺,“鴻雁行動”嘉賓與自治區企業定期交換投資意向、發展前景等信息,實現了互通有無、互利共贏。
以鄉情吸引人才,以人才帶動企業,以企業合作帶動產業轉移,“鴻雁行動”啟動一年來成果豐碩。
北京雙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志宏是“鴻雁行動”嘉賓的一員。生長在草原的他1986年畢業后來到北京。2002年,趙志宏創辦雙杰電氣的前身雙杰配電,在他的帶領下,這家高新技術企業大力投入自主研發,已取得20余項發明專利,他本人也被評為中國電氣行業十大領軍人物。在2016年8月舉辦的包頭“鴻雁行動”對接會上,他和其他40名各行業的專家被聘為包頭市“鴻雁行動”特聘專家,作為智囊團隊,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
“從小事做起、將事情做實”是“鴻雁行動”嘉賓們的共識。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這個因境內一條清水河而得名的小縣城,卻由于嚴重缺水深陷貧困和落后,當地人畜飲水仍主要依靠旱井和水窖。內蒙古駐上海辦公室通過聯系“鴻雁行動”上海工作站等機構,發起捐建“母親水窖”項目,籌集善款47萬余元,興建水窖33眼,解決了石盤村189人、2173頭牲畜的飲水困難,改善了當地人民嚴重缺水的生存狀態。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 “鴻雁行動”積極推進北京嘉賓企業與內蒙古各盟市進行洽談,通過企業合作實現產業落地。目前已經成功舉辦了北京與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鄂爾多斯市、包頭市4個盟市的對接洽談會,達成京蒙合作協議幾十項,合作內容包括馬鈴薯等農產品深加工項目投資建設、現代農業技術轉移中心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