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隆重舉行。會上提出了呼和浩特市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其中和林格爾國家級新區建設和發展成為首個預期目標。
呼和浩特市長李杰翔在會上指出,牢固樹立強烈的發展意識、機遇意識,舉全市之力、全區之力,借全國之勢、全國之智,推動國家級新區建設,為首府和全區發展配置動力強勁的世界級發動機,與發達地區站齊、看齊,爭取以自身的“一馬當先”“一往無前”,帶動自治區發展的“萬馬奔騰”“萬象更新”,實現走在前列、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的目標。
李杰翔表示,科學謀劃新區發展。按照打造我國向北開放橋頭堡的重要支撐、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平臺、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示范區、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生態智慧區、民族地區繁榮發展的先行區等發展定位,將6個旗縣區496平方公里納入新區建設范圍。統籌整合新機場組團、盛樂組團、沙爾沁組團,培育產業集群,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新區發展核心區;協同推進金橋組團、白塔組團產城融合發展進程,加快完善托清組團工業基礎設施配套,南北兩翼雙向發力,全面拉開新區建設框架,全力構建“一核兩翼六組團”新區發展格局。
按照“一年起步、三年成型、五年上水平、十年大跨越”的發展目標,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勁頭,通過全球招標高起點、高水平完成新區總體規劃和各類專業產業規劃編制,構建生態化的規劃體系、市場化的管理體系、國際化的政策體系。組建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公司平臺,爭取自治區盡快研究出臺加快推進新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及分工方案,并分別設立200億元新區發展和建設基金。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態后業態、先生產后生活,全面推進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加快“一山兩庫五河”治理,推進綜合交通樞紐、高鐵、高速、高架路網等“七網”建設。開工建設內蒙古藝術學院、學院、職業教育學院及實訓基地項目,同步推進國際化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
李杰翔強調,以新區建設為依托,積極申報建設陸路國際港務區、中國—蒙古國博覽會永久會址、內陸港鐵路口岸、綜合保稅區、海關監管區、臨空經濟區、自由貿易區等對外開放平臺,開展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期貨保稅交割試點工作,開工建設大匠園區、集中區、網貨生產園區、民政福利產業園區等產業、科技聚集區,引進建設一批高端產業項目,助推新區發展全面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