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成都市龍泉驛區好秾人基地,一場抱團謀發展的討論座談會開展得很熱烈。參加這場討論會討論的主角,是龍泉驛區創業就業基地工會聯合會的會員。會上,四川鄉哥哥創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都好秾人安全農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雙方負責人,一同道出了加入工會聯合會后收獲到的實在益處。
創業就業基地工會聯合會搭建交流平臺
去年9月,由成都市龍泉驛區總工會牽頭成立龍泉驛區創業就業基地工會聯合會。該工會聯合會由龍泉驛區的8家以農業為主的創業組織和6家基層工會組織組成,區總工會通過資金扶持等措施,幫助創業就業者搶抓市場需求,打造品牌特色,通過整合資源、搭建交流平臺,推進創業就業者互學互助、互利共贏,促進創業就業基地工會聯合會的深入建設。
在龍泉驛區,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大都是“各自為陣”,企業間經營存在相對隔絕的狀態。因為缺乏交流,信息不能互通,資源難以共享,企業經營成本較高,經濟效益也比較低。“我們有技術、有產品、有品牌,卻沒有好的銷售平臺。好秾人有農家樂,在成都、龍泉驛還有門市,但是產品供應渠道不足。”鄉哥哥負責人袁東一語道破加入“創業就業基地工會聯合會”的好處,“加入工會聯合會后,兩家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現在我們的雞蛋可以拿到好秾人的門市上去賣,好秾人需要的雞蛋也由我們直接供應,兩家的貨源互通有無,互利互惠,降低了營銷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也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工會聯合會帶來的資源整合、信息互通吸引著不少企業加入。對于加入工會聯合會的意義,8家創業就業基地代表最有發言權:農產品資源有了便捷實惠的供應商,生產的農產品也有了更多的展示平臺和銷售渠道,企業間相對隔絕的經營狀態被打破,大家成了一家人,資源的共享、信息的互通,企業間帶來了更好的經濟效益。
“部分農業組織由于單兵作戰,缺乏有效的管理經驗、科學的種植養殖經驗和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很難在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的難題。”龍泉驛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各基地通過工會聯合會交流互助平臺,整合資源、互學互助,共同解決了轄區內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創業就業基地規模小,實現了互利共贏,企業迎來新的發展‘上升期’,將有效地推動區內創新創業工作。”
基層工會組織相繼加入實現企業抱團式發展
創業就業基地工會聯合會成立以來,該區總工會投入資金100萬余元,通過資金補助、貼息、培訓指導等方式方法支持區內各創業基地、農業合作社建設,有效地推動了其創新創業工作。目前,好秾人安全農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長松水蜜桃合作社、鄉哥哥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等8家以農業為主的創業組織,和龍泉驛區西河鎮、柏合鎮、洛帶鎮、洪安鎮、黃土鎮總工會以及萬興鄉工會聯合會6家基層工會組織相繼加入,實現了創業就業基地抱團式發展。
與此同時,該區總工會還利用聯合會資源,對蔚然花海等創業就業基地進行扶持,下好創業就業的一盤“大棋”。在春節前后,龍泉驛區總工會在蔚然花海基地舉辦職工大廟會,帶動提升該基地經濟效益,同時還擴充了就業崗位。
活動期間,萬壽菊、金盞菊大片盛開,蔚為壯觀。而在花叢中,有一大群中年婦女正在移栽花苗,為新一輪的繁花似錦做好準備。蔚然花海基地負責人胡靜說:“她們都是基地長期聘用的花農,一天80元,負責花苗栽種和花田整理,時間自由、工作強度很小。”
何阿姨已經在蔚然花海當了5年的花農了,對她來說,這一份居家就業的工作給她一家增收不少。在蔚然花海基地,像何阿姨一樣的婦女還有很多,從洛帶鎮、同安鎮各個村子里來的中年婦女就有近40名。據了解,基地的服務工作及農業種植工作提供了300多個崗位,帶動了周邊居民就業增收,為促進同安洛帶共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自從工會聯合會成立后,區總工會就陸續開展了一系列培訓活動,有技術的講技術、有品牌的講品牌,很有針對性。”工會聯合會副主席張天義說,“區總工會還支持工會聯合會創建了電商平臺,線上線下聯合,形成了立體式服務。”
在今年舉辦的七彩風車節上,黃土鎮三村的草莓、洛帶鎮鄉哥哥的雞蛋、萬興鄉的土雞……都到了好秾人基地里,并在工會聯合會創建的電商平臺上得以展示。好秾人農家樂的餐桌上,一道鮮美的“燉雞”大餐,原料就是通過電商平臺訂購,再由萬興鄉合作社送貨上門,品質有保證,服務更快捷。
“我們將這些農業組織聚集起來共同發展,為的就是要給龍泉驛車都打造一個優質‘后花園’。工會聯合會帶動基地間資源有效整合,讓大家抱團發展的意愿更加強烈了。”龍泉驛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繼續拓展工會聯合會服務內容,深度會員合作,形成常態化的溝通和交流;深度資源的整合力度,實現會員互動有無、互助互學、互惠互利,并根據職工需求,拓展服務范圍;深度職工群眾服務,不斷推出職工福利;深度雙創實效,加強一三互動,擴大創新創業基地平臺,增加就業崗位,幫助老百姓增收。